如今的雅亮村是育才生态区美丽乡村示范村,也是远近闻名的“芒果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描绘出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三亚雅亮村人水相依,唱响幸福和美之歌 一湾碧波兴黎乡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8-23 09:53

一汪碧水,万物生长。宁远河畔,生机盎然。

四季流转间,宁远河静静流淌,从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横贯而过,并在境内形成了三亚最大的水库——大隆水库。

雅亮村——这个美丽的黎族村庄,就坐落在大隆水库边,成为镶嵌在宁远河畔一颗闪亮的“明珠”。

宁远河水,润物无声,滋养了祖祖辈辈的雅亮村人,也激活了芒果等热带特色产业,让“幸福”在村庄流淌。

跨河而立的雅亮大桥、飘香海岛的芒果古树、不断提升的乡村“颜值”……如今的雅亮村是育才生态区美丽乡村示范村,也是远近闻名的“芒果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描绘出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俯瞰位于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的雅亮村,四周被稻田环绕,村中房屋被绿树掩映。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跨河大桥通四方

前往雅亮村,最先闯入眼帘的便是横亘在宁远河上的雅亮大桥。

河流如一条柔软的绿色丝绸铺陈在大地上,雅亮大桥跨河而立,恰如丝绸上的立体图案,为河流增色不少。

从雅亮大桥上眺望,连绵起伏的青山环抱着明镜般的大隆水库,山与水相交融,花与草相映衬,颇有一番风味。

起初,村里并没有桥。想要过河,只能坐木船。“以前村里靠木船运送生活物资,河流太急时,人们要下到水里推船前行,直到靠岸。”年过七旬的雅亮小学原校长周志文说,他儿时在河中游玩时,经常看到大人们推着船从对岸运回物资。

后来,随着经济逐步发展,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不少,有了空中滑索,过河不用再乘船。“滑索下面挂着一个铁筐,只能容得下一人。我们排着队慢悠悠过河,到对面的镇上采购物资或走亲戚。”周志文说。

1992年,村里终于有了第一座桥——雅亮桥。后因区域交通量增长及大隆水库建设需要,于2005年8月拆除重建,崭新的雅亮大桥于2007年12月竣工通车。

雅亮大桥全长1214米,宽10米,连续钢构桥型为主桥结构,桥面标高约79米,有效提高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和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大桥建好后,开车几分钟就可以过河。”周志文说,大桥的修建也大大降低了村中芒果等经济作物的运送成本,提升了运送效率,助力村里的“土特产”销得更远。

雅亮大桥南启三亚市区,北承乐东,是三亚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促进区域交流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大桥让我们和外面的连接更加紧密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大桥走出了大山,见识了广阔的新世界。也有不少人进到村子,感受这里独特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周志文感慨道。

雅亮大桥是联通桥、致富桥,也是一座景观桥,是观赏大隆水库景观的最佳点位。该桥也是三亚育才生态区环山绕水旅游线路的关键节点,串联起南塔水库、大隆水库及六罗河谷等自然景观,串珠成链,让游客“一脚油门”下去,就能一站式打卡育才生态区藏在深山的多个景点。

百年古树焕新生

从空中俯瞰雅亮村,40余棵百年芒果古树点状分布在茂密的绿林中,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在四季轮回中见证着村庄的变化与发展。

这些芒果古树枝繁叶茂,均被石栏围起来进行保护。走到一棵芒果古树下,触摸那斑驳的树皮纹路,刻满了时间的沧桑。

“这棵芒果古树年龄最大,有三百多岁,现在还能结果一千多斤。”雅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永东指着眼前的古树介绍,古树结的芒果如鸭蛋大小,不仅能吃,果汁还特别多,味道又香又甜。特别是青芒果,可以蘸着辣椒盐吃,还能炖酸鱼汤喝,味道好极了。

“我们在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带领下,对芒果古树开启了‘一树一策’的悉心守护,给古树喷‘杀菌剂’、加‘营养液’。”周永东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曾经病弱的芒果古树已经健康长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百年芒果古树爱护有加。”

一棵棵芒果古树不仅是珍贵的绿色“活化石”,也是雅亮村芒果特色产业的“发源地”。“这些百年芒果古树可以培育芒果树苗,具有很好的抗旱性。我们全村的芒果树都是从这里取苗。”周永东介绍,现在村里种植了芒果2000多亩,是远近闻名的“芒果村”。

当然,芒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来自宁远河的“活水”。村民周运宁种植了50亩芒果,每年能给他带来数十万元的收益。“我种了20多年芒果,都是用宁远河的水来灌溉这些芒果树。”周运宁说,是宁远河这条“母亲河”默默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居民。

据介绍,下一步,雅亮村计划打造“古树芒果”特色品牌,提升芒果产业附加值,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美丽乡村幸福长

得益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这几年雅亮村的“颜值”提升了不少。一排排亮丽整齐的民房是雅亮村村民的家,民宅上黎族“蛙纹”排列其间,彰显浓郁绚烂的人文烟火,亦承载着村民对风调雨顺的祈盼。

“我们将村里的电线、水管等进行了统一规整。同时,对村中破损的水泥路进行了修补,并拓宽了入村口400多米长的道路。”周永东告诉记者,村里还要将8公里长的主干道全部拓宽为8米,从村口直通村民们的芒果地,方便村民日常出行,让运送芒果的车辆进出更加快捷。

走在雅亮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鸟语花香,墙面上的彩绘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对每家每户的墙面进行了美化,把黎锦、芒果等本土元素画到了墙上,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周永东说。

雅亮村最吸引人的要数千亩梯田。一眼望去,梯田风光随山势起伏,层层叠叠,如同翡翠般的曲线镶嵌在大地之上。

“听老一辈讲,当时村里没有土地,于是大家齐心协力,拿着工具上山开荒,一锄头一榔头地开垦出了这千亩梯田,用宁远河水灌溉水稻生长,解决了大家的温饱问题。”周永东说,每年的12月,千亩梯田迎来丰收,成熟的水稻染黄大地,美不胜收。

“雅亮”在黎语中意为“美好的地方”,曾经这里有8个自然村。‌2005年因修建大隆水库,原属雅亮村的4个自然村生态搬迁至崖州区,成为了现在的雅安村,寓意“雅亮村人安居乐业”。

很多曾经的村民怀着对这片土地炽热的爱,经常会回来看一看这里的人和物,也看一看他们的“母亲河”——宁远河。“现在他们一回来,就说村子变化很大,变得更美更好了。”周永东笑着说。

远眺,宁远河水潺潺,载着两岸的新绿,伴着村民的欢声笑语,向着远方流淌……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刘杰] [编辑:杨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