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6日,“国际青少年跳绳公开赛暨第二届中国城市青少年跳绳公开赛——总决赛”在福建南平市体育中心举行。赛事由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福建省体育局、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平市体育局、教育局等承办,共吸引来自韩国、新加坡、印尼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青少年选手,与国内30座城市分站赛晋级的队伍同场竞技。作为全项目的综合性青少年跳绳赛事,比赛设置了速度赛、花样赛、套路赛三大类近20个项目,分设多个年龄组别,覆盖5-28岁各年龄段选手。
其中,来自海口市城西小学跳绳队的小将们奋勇拼搏,在集体自编项目、3分钟10人长绳“8”字跳、交互绳项目、速度赛等项目中均派出选手出战。两天的时间,经过一场又一场高密度的比赛, 最终荣获了3金、7银、4铜及外加2座季军奖杯。
龙华区供图
团队协作 赛场闪耀
在交互绳花样基础套路赛中,符永豪、赖羽萱、李静涵三位同学按照统一规定的动作编排和音乐完成表演,取得B组金牌;在集体自编赛中,全体队员通过紧密的合作取得不分组别季军;在3分钟10人长绳“8”字跳中,10名队员通过超强的节奏感和耐力取得季军。
龙华区供图
“此次参加比赛的10名队员分别来自1至5年级,从7月6日放暑假后,大家就为了此次比赛开始集训,一天平均要训练3到5小时。”海口市城西小学体卫艺处负责人郑德岗回忆,暑假里,教练与队员们从基础动作打磨到技巧战术研讨,从体能强化到心理建设,只为在赛场上展现最佳状态,展现出椰城少年的蓬勃活力与昂扬风采。
8月21日下午,记者在城西小学体育馆看到,10名队员在比赛归来后再次投入到紧锣密鼓的训练中,为11月的上海交互绳世界邀请赛及后续的比赛做准备。
“从第一次站上省赛的稚嫩,再到国赛的从容淡定,孩子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城西小学副校长谢婧告诉记者,作为海口市第一支走到国赛的跳绳队伍,孩子们为此付出的汗水与泪水不计其数。“进入暑假后,孩子们依然能坚持细化项目,为了新比赛重新练习动作,这很难得。”
成果绽放 未来可期
短短两年时间,城西小学跳绳队从操场一隅的十根跳绳,到南平国际比赛的赛场。孩子们用一次次腾空、一次次落地,把“我能行”的信念写进了自己的童年。奖牌闪耀,但更耀眼的是他们眼里不服输的光、相互鼓励的拥抱,以及跌倒后立刻爬起的倔强。这些,正是城西小学“向上向善”精神的最好注脚,也是学校“以体育人”理念的生动答卷。
一年级普及乒乓球、二年级普及羽毛球、三年级普及花样跳绳……在城西小学,“体育不是副业,而是成长的必修课”早已成为共识。近年来,城西小学利用体育课时间向学生们提供各类体育课程,并通过校本课程与课后服务的的形式,利用智慧平台形成双向选择通道,让学生们根据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此次参与全国赛的10名选手,正是从课后服务的花样跳绳项目中选拔而来,为学校搭建起人才输送的平台。”谢婧介绍,此外,城西小学还开设28项精彩纷呈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校编程队取得国家级一等奖,跆拳道队、武术队先后进入省赛、国赛并获得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学校“善美”课程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丰富多元的课程和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国际赛事的突破,正是学校“善美教育”育人成果的又一个生动注脚。
海口市城西小学校长陈宝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拓展课程资源,为每一个“善美少年”的成长助力。比如,在跳绳教学上,将引进跳绳项目更专业的教练及训练方法,为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竞技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最好的竞技状态,展现椰城少年的时代风采。
记者王柳仪 特约记者萧海山
(海口网8月24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