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燃!这门课,让少年们“乘风破浪”→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8-27 17:59

“起帆!看风!”

8月的海口湾,浪尖裹着金灿灿的阳光。22所学校的400个孩子,踩着五颜六色的帆板劈浪往前冲,岸边家长的呐喊声、裁判的哨声混着海浪“哗哗”响——这是海口中小学帆船赛的现场,妥妥的夏天最燃画面!

image.png

image.png

谁能想到,六年前这事儿刚起步时,才4所学校敢“试水”?

“海口守着这么好的海,不能只让孩子站在岸边看。” 海口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晖还记得2019年的初衷,“得让他们摸透这片海,真正亲近海。”

如今再看,这“蓝色课程”早成了校园里的“香饽饽”。和小编一起来看——

校帆船帆板队有多火?

五源河学校每年选拔队员,都得搞三轮考核,热度直接拉满!小学部就16个名额,硬是引来400多个孩子抢着报名。

家长严云笑着说:“我家娃三年级就主动去学游泳,天天追着问‘能选上吗’,就怕慢一步没机会。”

image.png

image.png

这份火爆背后,是政府实打实的“托底”。

从最初40多万元投入,涨到现在超100万元;从4所试点学校,扩到20多所参与校,近千个孩子免费就能学专业课程。

“我们委托的是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基地,水准是国内一流的。教练中,有很多国家级健将。” 市教育局人事科副科长龙俊成说,师资稳住了,课程才能走得远。

16节课就能“解锁”独立航海技能?

教练们还真摸出了门道!

每年4月到8月,周末加暑假,三到九年级的孩子跟着系统练:先摸清器材、再练平衡感,最后学会看风向开帆——16节课下来,每个孩子都能独立驾着帆板出海。

image.png

image.png

“刚开始怕翻板,总觉得要掉海里,心都悬着。”五年级的谢雨桐吐了吐舌头,“结果上到第三节课就彻底迷上了!风推着帆往前跑的感觉,太爽了!”

11岁的陈柏宇更有意思,以前见着海浪就躲,现在成了校队 “小能手”。训练日里,总见他紧紧抓着帆杆,浪溅到脸上也不躲,还笑着说:“现在觉得海浪像朋友,不是吓人的怪物啦!”

老师们的成就感,全藏在孩子的转变里。

五源河学校的教练老师侯远健说:“看着他们从怕水、躲浪,到敢追着浪跑,家长还总说‘孩子胆子大了、身体也壮了’,我们比谁都开心!”

image.png

“蓝色课程”火遍校园内外

这股热乎劲儿,早就从校园“溢”到了外头。

今年的帆船赛,不光家长挤着看,不少市民也专门赶来凑热闹,线上直播更有几万网友围观。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海口中学的帆船队更给城市长脸!全国学生运动会上,他们是“零基础”的“新人队”——第一次组队、没有一个特长生,却凭着一股冲劲在420级帆船项目里冲进四强,拿下第四名!这份惊喜战绩,让每个海口人都忍不住为这群少年点赞!

如今,周边生意都跟着“火”了起来。

西秀海滩的玩海人俱乐部,负责人戴军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暑假,我们日均接待量突破300人次!以前就周末有人来,现在工作日都满员,暑期培训班老早就报满了。”

旁边的冲浪装备店、海鲜排档,也跟着忙得脚不沾地。

数据更直观:海口每年近2000人常玩帆船,还有超20万人来体验——谁能想到,校园里的一门小课程,竟撑起了一片“蓝海生意”!

image.png

image.png

五源河学校还玩出了新花样,让“蓝色教育”更有趣。

除了技能训练,今年3月还办了场帆船主题手工画活动。孩子们拿着画笔,把大海、风帆画得五颜六色,满是童趣。

一个小女生举着自己的画纸,骄傲地说:“我想把帆板画成彩虹色,这样在海上最显眼啦!”

从4所学校的小试点,到22支队伍逐浪前行;从孩子怕海躲浪,到敢驾帆板追风;从一门特色体育课,到带动一片“蓝海经济”——海口的 “蓝色教育”,就像孩子们扬起的风帆,正朝着更宽阔的大海,稳稳向前航行。

[来源:中国教育报、海口教育发布] [作者:张婷 通讯员 王誉霖]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