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号召
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增强群众在自贸港核心引领区
和“六个之城”建设中获得感
市委常委会主持 范少军讲话 张勇刘春梅出席
8月27日,中国共产党海口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增强群众在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和“六个之城”建设中获得感的实施意见》和全会决议。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为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在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和“六个之城”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团结奋斗。
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范少军作了总结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勇,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春梅,市委常委华晓东、陈卫东、陆敏、李红利、冯琳、杨会春、王英诚、陈劲松、曹恒及其他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增强群众在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和“六个之城”建设中获得感的实施意见》,范少军就《实施意见(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就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每次来海南,都始终牵挂群众生活,作出“海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全面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省委八届七次全会对全省民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向全社会释放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信号。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省委八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担当作为,苦干实干,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让广大群众在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和“六个之城”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推动民生福祉与支持人口发展相衔接,持续缩小城乡差距,让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全会提出,强化规划引领支撑,绘好民生事业发展蓝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坚持产城融合一体推进,打造更多都市型产业创新载体,持续拓展就业空间。推动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设置与自贸港重点产业需求对接,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匹配度,着力解决“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定岗位,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引育留机制,做大做强中国(海口)留学人员创业园,打造国际人才集聚发展高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惠及面,实现应保尽保。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落实低保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全会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科学布局规划中小学校建设,深化集团化办学,强化重点学校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入践行教育大安全观,扎实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体系。实施“椰城强师”和“星火计划”,重点培养一批名师、名校长。支持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和符合条件的境外高校独立办学,助力“留学海南”品牌打造。推进健康海口建设,实施健康海口行动暨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力争人均预期寿命居全国前列。深入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努力实现“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加快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短板,提升人民群众就医便利度、满意度。
全会提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家庭养老、农村互助性养老等服务,加快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托育服务,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加强托育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强化儿童友好设施建设,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升青年人才驿站服务水平,实施青年创业就业服务项目,争取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落地海口,打造青年人才集聚新高地。加强残疾人保障帮扶,强化残疾人就业帮扶,加快推进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优化支持家庭发展政策,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全会指出,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老旧街区更新改造,建设一批城市口袋公园,打造好高品质城市公共驿站。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强燃气、供水、排水等管网改造,解决好城市交通拥堵、积水内涝等问题。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成链配套,走好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路子,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建设低碳绿色生态城市,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成效,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丰富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管理,加强公共便民服务资源统筹整合,稳步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深化拓展外籍人员居住社区治理试点成果。
全会提出,提升多样化文体服务品质,深化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完善全民阅读、户外运动等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光、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免证办”“便民简证”和“零跑动”等改革,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善营商环境“标准化+非标准化”企业服务工作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海口。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新风正气。
全会强调,强化组织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民生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民生项目建设,降低民生设施用地成本。加强民生保障资金监管,强化民生领域人大立法和监督保障,落实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民生事业,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全会要求,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上来,坚持发展富民做大经济蛋糕,把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既聚力发展经济保障改善民生,又紧抓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良性循环。坚持实干为民提升幸福指数,聚焦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一件一件抓,干一件成一件,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担当指数”,换取群众可感可及、真实可验的“幸福指数”“满意指数”。坚持担当护民守护一方平安,攻坚克难“敢担当”,为民解忧“真担当”,坚持改革“促担当”,营造氛围“护担当”,让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成为主旋律。坚持勤廉润民推动作风转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锤炼务实高效作风,永葆清正廉洁本色,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全会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批准陈昊旻、郭燕红等2位同志辞去市委委员职务,决定递补市委候补委员刘建同志为市委委员。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海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许达昌、林榕明、覃俊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市委常委会之前作出的给予许达昌、林榕明、覃俊开除党籍的处分。
不是十四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现职市级领导干部,在我市党的二十大代表、省第八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市纪委常委,各区(园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直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海口警备区、武警海口市支队党员主要负责人,垂直双管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部分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基层代表等列席会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