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加快构建特色养老服务新模式
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绘就“银龄”幸福图景
8月31日,在琼山区府城街道北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正在练习书法。记者 康登淋 摄
8月31日中午,琼山区府城街道北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许多家住附近的老人正在这里娱乐放松:书法桌前,几位居民凝神挥毫,字迹或遒劲或娟秀;棋牌区里,长者们围桌而坐,谈笑声不时响起;阅览室内,老人们捧书读报,或静心品读或轻声交流。临近正午,长者饭堂飘来阵阵饭香,老人们纷纷起身前去用餐。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发展家庭养老、农村互助性养老等服务,加快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市民政局正以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扩大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为抓手,持续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体系,加快构建具有海口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让椰城“银龄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社区养老织密服务网
当天中午11时许,北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长者饭堂飘出阵阵饭菜香味,种类丰富的菜品在窗口整齐排列,米饭和汤品在一旁冒着热气。
70岁老人卢文弘是这里的“常客”。“我每天都来这吃饭,荤素搭配合理、饭菜清淡可口,省心又安心。”卢文弘告诉记者,作为60岁以上的本市户籍老年人,他在这里用餐可以享受政府补贴,“补贴后一餐只要10元就能吃饱吃好,还能和其他老朋友聊天交流,比自己在家做饭轻松多了。”
不仅有“舌尖上的温暖”,更有“精神上的滋养”。周一上午新疆芙蓉舞蹈队、下午红城湖乐队;周二上午北京舞蹈队、下午桂花舞蹈队……北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多功能室门口的表格上,多支歌舞队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
“我家就住附近,没事儿就爱来这儿消磨时间。”56岁的市民蔡琼梅退休后爱上了唱歌跳舞,北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丰富的活动让她欣喜不已,“有时来练练嗓子,有时看看书,中心还经常开展各种手工活动,比如用扭扭棒做花束、编织小篮子……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让我的日子过得充实又精彩。”
这正是海口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的生动写照。我市民政部门大力推进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示范行动,建设多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着力提供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2025年市级民生实事明确,建设6个镇(街)层面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各项目均已进场施工,将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居家养老送服务上门
“这是声光门铃,按铃时不仅有声音,还会闪光提示;厨房里的燃气报警器实时监测燃气泄漏隐患;床头的紧急按钮可一键联系家人和养老机构……”8月30日,提起家中安装的家庭养老床位设备,家住龙华区金龙路的张玉燕老人如数家珍:“有了这些设备,我们居家养老更舒心,儿女在外工作也更放心。”
与家庭养老床位一同“走进”老人家的,还有一系列专业的家庭养老上门服务。“老伴长期卧床,洗澡是个难事。还好有养老护理员带着助浴机定期上门帮老伴洗澡,还会帮我们收拾屋子、量血压等。”张玉燕说,有了家庭养老床位,在家养老也能享受到养老院般的专业服务,方便又自在。
“养老不离家”是许多老人的心愿,海口正通过精细化养老服务让这一愿望变为现实。市民政部门持续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工作,由政府提供资助扶持,按照“一户一策”原则为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和智能化改造,并依托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涵盖远程监护、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内容,让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精准延伸至老人家中。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完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布局,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等,不断满足老年人对幸福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为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打造“六个之城”持续贡献民政力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