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区持续推动“骑手友好社区”建设
温暖城市穿行者 催生治理新力量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街巷,外卖骑手们穿梭忙碌的身影便出现在城市各处。今年以来,许多外卖骑手、快递员惊喜地发现,在琼山区的大街小巷里,多了暖心服务、少了送餐阻碍,“骑手友好社区”建设为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要丰富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管理,加强公共便民服务资源统筹整合,稳步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琼山区积极贯彻落实全会部署,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积极建设“骑手友好社区”,推出多项服务措施,为新就业群体带来温暖与归属感。
多方联动定制暖心服务
北冲溪社区的“暖新驿站”,位于海南自贸港数智科创园一侧,空间不大却设施齐全:空调送来凉爽,微波炉能热饭菜,冰箱里冻着矿泉水……最亮眼的是角落里的主题阅读角,各类书籍整齐摆放,让劳动者可以在休憩间隙“充电”。
9月4日下午2点,忙完送餐高峰的骑手们陆续走进驿站,有人喝水休息,有人拿起书籍翻阅,在空调房里享受午后短暂的休闲时光。“以前累了只能在路边凑合歇脚,现在驿站不仅能遮风挡雨,社区还在这里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骑手邱名成笑着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带孩子来驿站参加了暑期科学实践活动,孩子玩得很开心,回家后还意犹未尽。
这样的暖心场景,正在琼山区的各社区上演。琼山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大园社区、北冲溪社区、墨客社区、八一社区等打造“骑手友好社区”,征集涵盖餐饮、便利店、药店等业态的“骑手友好商家”,为骑手们提供便利和专属优惠。小区、物业、商家联动,根据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共同提供服务:在各“骑手友好社区”的入口、主要路口处张贴醒目的“社区畅行地图”,精准标注出友好商家、卫生间、充电桩等位置;社区的道路指引牌进行了升级,使用更加醒目的颜色和字体。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骑手的取送餐效率。
“我们联合专业社工机构,推出‘海新早摊铺’‘海新夸夸团’等活动,不仅仅是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更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自豪感。”该负责人介绍。
快递员们在北冲溪社区的“暖新驿站”休息。记者 苏弼坤 摄
变服务对象为治理力量
社区提供的暖心服务,不仅改善了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条件,更让他们从“被服务者”转变为“建设者”,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力量。
“社区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休息环境,我们也应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自从北冲溪社区“暖新驿站”启用以来,邱名成便主动承担起每天开关门的工作;看到门外绿化带杂草长高,快递员王师傅带来园林剪,将草坪和灌木修剪整齐;发现冰柜里的矿泉水快喝完了,快递员老刘立刻搬来新的矿泉水拆包码放好,还顺手把冰柜表面擦得一尘不染……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出现了,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服务社区的点滴小事里。
琼山区还搭建起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桥梁,在“骑手友好社区”推出“微心愿”收集活动。每天穿行街巷的骑手、快递员变身“移动探头”,主动反馈社区安全隐患、提出治理建议。截至目前,该活动已收集到30余个“微心愿”,为社区治理注入活力。
从解决吃饭休息的空间难题,到搭建共建共享的治理平台,琼山区正通过“骑手友好社区”建设,打造新就业群体与社区互动融合的渠道,让每一位城市穿行者获得归属感。下一步,琼山区将征集更多友好门店、小区和商圈,并出台系列关爱措施,引导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基层治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