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海口推动民营经济在自贸港建设中大显身手,一大批民营企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脱颖而出,正阔步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今年7月,海南省表彰第四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暨光彩事业贡献奖获得者,海口市工商联(总商会)12名企业家和7家企业获得该项荣誉。
在开放沃土中扎根生长,在创新浪潮中勇立潮头,于产业升级中淬炼筋骨,于公益事业中提升形象……海口民营企业“拔节向上”的动能更加澎湃,为自贸港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民企力量。
在海口百果园宁江花园店,工作人员让顾客免费品尝水果。记者 孙士杰 摄
深耕主业,与自贸港建设同频共振
近日,走进海南佳和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墙上悬挂的“第四届海南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奖牌熠熠生辉。奖牌获得者、该公司董事长王东云感慨道:“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38年奋斗历程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团队同心同德、砥砺奋进的认可。”
从投资酒店行业起步,到整合旅游、农业、文创资源组建产业集团,王东云始终秉持“实业报国”的初心。集团现在已形成覆盖经济型至高端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我亲历了海南的跨越式发展,这片热土的活力与机遇,始终是滋养企业成长的‘阳光雨露’。”据介绍,该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达2.3亿元,年纳税额超600万元,为1000余名员工提供就业岗位。
在海口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民营经济同样焕发勃勃生机。海南王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立以来,董事长余慧勤带领企业深耕农业科技领域,培育出适应海南气候的优质水果品种,引入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精准培育,标准化种植,创新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与农资支持。
随着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该公司计划扩大热带果蔬研发中心规模,引进适配品种及先进育种设备,培育更多优质农产品品种。“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将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海南热带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余慧勤满怀信心地说。
这些企业家用实际行动证明,民营经济已成为海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海口市民营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43.94亿元,全市限额以上民营批发零售业共实现商品销售额1845.49亿元。在自贸港利好政策赋能下,海口民营企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创新驱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海口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大批民营企业以创新为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在“封关正当时・产业全球化——2025海南自贸港企业全球化大会”现场,飞书深诺、益普索等20家国内外头部企业集中签约落地海口复兴城,成为该园区精准招商的生动写照。通过锚定“向数图强”战略方向,构建“3579”产业发展体系,实现“创业咖啡+孵化器+创投基金”生态闭环,该园区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2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648亿元,成为自贸港数字经济的“领头雁”。
“回顾2015年,我们仅用40多天就完成近万平方米办公场所改造,将餐厅变为创业空间,将餐桌变为办公桌,实现首批5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海南复兴城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喜欢回忆道。如今,复兴城已从单一园区发展为涵盖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多园共生”的产业集群,吸引超8000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阿里、字节跳动、小米等200多家龙头企业。
地处滨海的海口复兴城已吸引超8000家企业入驻。记者 孙士杰 摄
在自贸港优惠政策支持下,复兴城设立的跨境数据服务产业基地推动邓白氏成为全省首个通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企业。该园区正全力建设企业全球化创新服务基地、跨境直播基地等五大产业载体,搭建七大支撑平台,培育九大产业生态。
同样以创新引领发展的还有海南现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执行总裁邢丹丹和团队主导完成海南自贸港首颗商业卫星发射,创建航天超算中心,获686项国家专利,牵头制定5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
民营经济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海口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照(证)通行”,压缩审批时限,出台政策破解民企融资难题,强化法治保障,助力民营企业在公平、高效的环境中稳步发展。
回报社会,与城市共创美好未来
在海口,众多民营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真情回馈社会,以实干诠释担当。
在椰树集团现代化生产车间,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椰树集团以椰汁生产为纽带,将产业链延伸至热带水果种植的田间地头,带动农户增收。
在椰树集团第五工业城,工作人员检查饮料包装。记者 孙士杰 摄
“我们不仅要做大做强企业,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反哺社会。”椰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至2024年间,集团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合计捐赠1.178亿元,积极参与救灾扶贫、安老助孤、扶残助医、支教助学等公益活动,“未来我们将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用务实行动回馈社会。”
今年3月,由海口市妇联、健瑞儿集团等联合发起的“关爱孕妈·喜迎新生”活动正式启动,通过全省200家门店免费发放8万份公益礼包,助力孕妈健康孕育与科学育儿。作为深耕母婴领域19年的行业标杆企业,健瑞儿集团已累计解决就业超1200人,服务近200万会员家庭。由董事长高芬芬发起的“10000小时母婴公益”项目累计捐赠超1300万元善款与物资,惠及众多家庭,企业也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等多项荣誉。
在健瑞儿母婴海口友谊阳光城店,顾客在挑选母婴用品。记者 孙士杰 摄
这些善行义举,是海口民营企业奉献社会的生动注脚。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民营企业家正以敢为人先的闯劲、务实创新的干劲、回报社会的担当,书写着自贸港建设的精彩篇章。
“市工商联将通过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组建政策解读专家智囊团、搭建资源对接服务平台等举措,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坚定当好企业的‘坚强后盾’,助力企业在应对挑战中行稳致远。”海口市工商联主席、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民表示。
记者手记
政府与民企:相互赋能,双向奔赴
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自贸港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给民营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海口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多项措施破解民企融资难题,强化法治保障,助力民营企业在公平高效的环境中专注创新、开拓市场。
面对政策机遇,海口民营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在数字经济、跨境贸易、生物医药等领域稳步发展。企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经营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积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活力。
政府培育企业生长的土壤,企业强化城市的竞争实力,彼此成就,双向奔赴。
展望未来,这场双向奔赴仍需持续深化。应进一步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提高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精准扶持;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同时,支持企业充分利用自贸港政策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服务体系,在人才引进、融资支持、法律服务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促进民营企业与各类经营主体深化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随着全岛封关运作的临近,政策的“阳光雨露”与民营企业的“深耕细作”相互赋能,必将培育出更加丰硕的发展成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