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多举措加快走出去步伐
“海口造”踏浪出海走出“国际范”
今年8月,在海口海关所属海口港海关报关大厅,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为一批干式变压器申领了一份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一张张原产地证书,如一封封“国际推荐信”,带着海南制造的优质产品走向全球。
引进新药加速落地、“拳头”产品远销海外……随着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封关配套政策、封关试运行等工作加快进行,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海口聚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打造自由便利开放之城,众多海口优质企业立足海南自贸港政策高地,为优势产品扬帆出海、加速国际化进程开辟黄金通道。
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调试包装设备。记者 孙士杰 摄
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近年来,海口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吸引企业扎堆落户,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开放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日前,海口国家高新区企业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从瑞士引进的全球新一代抗失眠药达利雷生在海南完成分包装,标志着该创新药正式从研发进入国内商业化,海南先声药业目前的生产线可达到年产能6亿片。
“达利雷生片目前在法国生产,如果整个生产流程全部在国外完成,从原辅包等材料采购到散片生产、包装、检验放行需要大约8个月时间。”先声药业集团副总裁史瑞文介绍,为了加速达利雷生在国内的商业化上市,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先声药业直接进口国外生产的散片,在先声海南生产基地完成内外包装,将原来的8个月时间缩短至2个多月。
“我们已经递交了地产化申请,有望在明年本地化生产,实现海口全链条生产的闭环。”史瑞文说,海南先声药业将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红利优势,打造国际研发新支点,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不断拓展国际化市场,搭建“走出去”的桥头堡,积极布局研发、生产、供应链、国际化等关键环节,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全球化步伐。
此外,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将在海口国家高新区投资建设国际高端体育器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将立足海南自贸港面向全球市场,利用零关税、低税率、往来签证便利等核心优惠政策,抢占国际市场高地。
生产动能持续提升
9月17日,在海南华研胶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批批水解胶原蛋白肽正通过流水线打包发往国内外市场。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由该企业自主研发的胶原蛋白环二肽、鹅肌肽、鳄鱼小分子肽、胶原三肽等生物多肽产品受到参展嘉宾和外地客商的关注,来自国外的订单持续增加。
今年1—8月,作为海南华研胶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拳头”产品的鱼胶原蛋白肽产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0%,外贸销量相较去年同期增长60%。“我们不断加大投资,进一步扩大生产线,持续提升产能和产品品质,公司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美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赛赛介绍,公司将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系统,力争每年推出2至3款创新产品,于2027年前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功能性肽原料研发与制造平台,打造“海口智造”的中国品牌。
在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的雨帆乳业(海南)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内,一盒盒新鲜出产的光明牛奶不断通过传送履带进入包装车间,最终产出下线。“目前我们已与越南相关企业达成了出口协议,下一步计划继续探索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该公司综合事务总监龙后阳说。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口将持续推动口岸通关全流程优化升级,构建更加高效的跨境贸易服务体系,提升对外物流通道能级,扩大政策红利辐射范围,为海南自贸港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