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提质:多元驱动让“一时热”变“长久火”
乡村消费要实现从“一时热”到“长久火”,需要场景文化“吸引力”与配套治理“支撑力”双轮驱动。海口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硬件补短板、软件建机制”,为乡村消费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
基础设施是乡村消费的“底盘”,这一短板曾制约多个网红乡村的发展。秀英区荣山寮村凭借“晚霞美景”“沙滩鱼市”走红,此前却因基础设施不完善让游客“望霞兴叹”;美兰区北港岛的“赶海热”,也因交通拥堵、垃圾堆积等问题,大幅降低游客游玩意愿。
针对这些痛点,海口各区迅速行动,精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西秀镇持续完善荣山寮村设施,建设游客中心广场与配套停车场,对村主干道及巷道进行改造升级,还制定了标注停车场、公厕、景点位置的交通路线图,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在治理层面,针对游客北港岛赶海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市和区有关部门联合演丰镇、北港村组建志愿者团队进行文明引导,安排专人值守禁止游客进入保护区;同时增设广告宣传牌和赶海引导图,引导游客科学赶海,并加大环卫清洁力量,及时清理垃圾。“现在来北港岛赶海,玩得更舒心了。”经常来此游玩的市民李先生说,还会推荐朋友前来体验。
长效运营是乡村消费的“关键保障”。海口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模式,避免“活动一结束,消费就降温”;同时规范乡村消费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消费持续性。
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云虹建议,在长效运营方面,如北港岛可进一步完善配套,建设停车场、开通观光车,科学规划赶海区域,让村集体参与管理,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持久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玩法“新”起来,消费“兴”起来。下一步,海口各区乡村还将依据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推出形式多样的特色文体活动,“上新”体验、丰富玩法,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在推动文旅融合业态向多元化拓展的同时,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