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举国同庆
国庆长假是走亲访友
户外游玩的好时机
但同时也是与动物接触增多
导致咬伤、蜇伤事件的高发期
为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
海口市卫健委
特别整理这份猫、狗、蛇
及毒虫咬伤的防治指南
请务必收好!
※防患于未然——预防是关键
1.猫狗咬伤预防:不要随意挑逗、惊吓他人或流浪的猫狗,尤其是在其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时。在接触他人的宠物前,请先征得主人同意,并让宠物先熟悉你的气味。遇到不友好的犬只,保持冷静,不要转身奔跑,可缓慢后退或静止不动。各位家长请时刻看护好儿童,教育他们不要接近陌生动物,避免与宠物过度亲密接触(如脸贴脸)。
2.蛇类咬伤预防:穿长袖衣裤、高帮鞋靴,避免穿拖鞋、凉鞋进入草木茂盛区域。在田间劳作、翻动石块、枯木或进入老宅、柴堆时,要格外小心。无论遇到何种蛇类,切勿尝试徒手捕捉或挑衅。
3.毒虫(蜂、蜈蚣、蝎子等)蜇伤预防: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扎紧袖口、裤腿。避免使用香味浓郁的香水、护肤品,不穿鲜艳衣物,以免招引蜂类。在草坪上坐下或放置物品前,先进行检查。入住酒店、民宿时,先检查床铺、墙角。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吸引虫类。
临危不乱——被咬伤后的黄金处置法则
如果不幸被咬伤,请务必保持镇静,并遵循以下原则:
1.猫、狗咬伤/抓伤:
紧急冲洗。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和流动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冲洗同时挤压伤口周围,尽量将污血挤出。
消毒。用干净的棉签蘸取碘伏或75%的酒精,由内向外对伤口进行消毒。
不包扎。除非出血非常严重,否则不要包扎伤口,保持伤口暴露,有利于后续医生评估和处理。
立即就医,注射疫苗。请及时前往医院或预防接种门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即使伤口很小,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宗伯里分院设有犬伤门诊24小时接诊,提供伤口冲洗、狂犬病疫苗和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服务,全市提供狂犬病疫苗接种服务的预防接种门诊信息详见表1。
2.蛇咬伤:
保持冷静,制动。立即坐下或卧倒,保持受伤肢体下垂,并尽可能减少活动,以减缓毒素吸收和扩散。切勿奔跑或剧烈运动!
认蛇。尽量记住蛇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有条件可拍照,但不要试图去捕捉。这有助于医生判断蛇种并使用正确的抗蛇毒血清。
解除束缚。迅速取下受伤肢体的戒指、手镯等束缚物,以免后续肿胀无法取下。
结扎。可用弹性宽绷带、毛巾或布条在伤口近心端上一关节处进行结扎。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每隔15-20分钟松开1-2分钟。
【绝对禁忌】
禁止用嘴吸吮:口腔黏膜可能吸收毒素。
禁止切开伤口:不当操作可能导致更大损伤和感染。
禁止冰敷或火烧:这些方法无效且可能造成组织坏死。
立即呼救,迅速送医。蛇咬伤是急症!立即拨打120或尽快将患者送往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在送医途中,继续让患者保持安静和制动。
我市共有5家公立医院备有抗蛇毒血清,分别是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具体储备数量和电话详见表2。
3.毒虫蜇伤:
检查残留物。仔细检查伤处,如蜜蜂蜇伤会留下毒刺,可用银行卡等硬物沿皮肤表面刮掉,避免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压毒囊注入更多毒液。
清洗消毒。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用冰袋冷敷(不可直接接触皮肤)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观察反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大面积红肿、呼吸困难、头晕、心悸、恶心等严重过敏反应迹象。
及时就医。若出现上述严重过敏症状,或伤口红肿范围持续扩大、疼痛剧烈,应立即就医。
附 表
1.海口市2025年提供狂犬病疫苗接种服务的预防接种门诊信息情况备案表(9月30日更新)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查看
2.海口市抗蛇毒血清储备情况表
安全无小事,防范记心间
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应急知识
是我们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保护
点击收藏并发送给你的朋友
祝大家度过一个
健康、安全、快乐的假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