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丰收玩家"国庆活动圆满收官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10-08 21:36

10月8日,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为期八天的「丰收玩家·FUN肆趣玩·去野吧」国庆主题活动正式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丰收”为核心,融合田园野趣、潮流玩法、文化体验与夜间消费于一体,成功打造了一场现象级的沉浸式农旅文创盛宴,为都市家庭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假日“微度假”范本。

image.png

多元业态融合,引爆假日出游新热潮

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本次活动深度融合农业特色与休闲旅游体验,通过创新性的"游戏化"设计,跳脱出传统景区“观光式”旅游模式,构建了“日间游乐 + 文化手作 + 夜间消费”的复合型产品矩阵,将游客从被动的观赏者转变为主动的“丰收玩家”。这种以参与感和体验感为核心的设计,精准切中了现代都市人群对深度、个性化休闲方式的渴求。

image.png

日间狂欢:在田野间释放天性与活力

白天的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化身为一个巨大的自然游乐场。“去野吧”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系列充满原始乐趣的互动体验。

神农文化园丰收市集里,汇集了琳琅满目的应季美食、创意手作和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成为游客体验“生活美学巡礼”的热门区域;田园互动区,备受瞩目的“鸭”力大作战场场爆满,参与者在园间追鸭比身手,拎桶捞鱼玩“鱼”乐,重拾久违的童趣。

image.png

对于喜欢刺激的年轻客群,丛林CS对抗提供了绝佳的释放平台。无论是红蓝两军的实兵对抗,还是考验专注力的胸环靶精准射击、爆瓶机射击,都让参与者在挥洒汗水的同时,体验到了团队协作与竞技的魅力。这些动静结合、老少咸宜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日间行程,提升了游玩的饱满度。

image.png

文化浸润:匠心手作与农业认养的深度链接

乡愁工坊的非遗手作体验区则成为公园活动期间的文化亮点。烧蓝簪子、螺钿簪、水拓漆扇、型糊染、竹节人、艾草养生锤等非遗手作DIY项目吸引了大量传统文化爱好者,游客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复刻古典之美,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度。

image.png

此外,农业梦工厂推出的“蓝莓计划”亦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游客不仅可以带走心仪的蓝莓盆栽,更能预留信息认领一株属于自己的蓝莓,通过公园的专业养护,在未来持续收获果实。这一模式将一次性的游玩体验,延伸为与土地、与园区建立长期情感链接,是农旅融合模式的创新探索。

image.png

夜间经济:点亮田园里的“诗与远方”

夜幕降临,星空影院为游客提供在秋日星空下观看露天电影的独特体验,而农场小酒馆和月夜烧烤营造了温馨浪漫的夜间社交氛围,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夜间游乐图。夜间消费场景的设定,丰富了游客的夜游选择,有效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的商业价值与品牌魅力。

image.png

打造农旅融合新标杆,共绘未来发展蓝图

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2025国庆「丰收玩家」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假日营销,更是对“农业+旅游+文化+创意”深度融合模式的一次有力实践。它证明了,当农业不再仅仅是生产,当旅游不再局限于观光,二者结合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为农旅融合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未来可期,诚邀同行。站在新的起点上,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将继续秉持开放理念,深耕内容运营,致力于打造海南乃至全国农旅融合的新标杆。园区将持续推出高品质文旅产品,并全面拓展多元合作: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诚邀有远见卓识的社会各界力量共建农耕体验、研学实践、生态旅游、亲子游乐、科普教育、休闲垂钓、主题露营等项目;同时,也期待在温室种植、特色农产品与深加工、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展开合作,携手有志之士,共创田园价值,共享发展机遇。

image.png

PS:随着国庆活动的圆满结束,景区后续将逐步开放更多观光体验项目。这个秋天,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将继续以最美的田园风光,迎接每一位向往自然的游客。

[来源: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 [作者:] [编辑:林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