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一早,海口秀英区科工信局办公室的灯亮得比往常更早,该局副局长杨颖正逐项核对企业服务清单,笔记本上“走访3家高企”“跟进落地企业”被她用红笔标出优先等级。“企业的事耽误不得,企业好了,秀英的经济才会更好;服务好了,发展的底气才会更足。”杨颖说。
这份“连轴转”的劲头,已成为杨颖的工作常态。2020年以来,她以“店小二”式服务护航企业发展,推动秀英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9年的42家增长至2024年的197家,数字经济产值年均增长近三成。近日,在第五届海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暨记一等功公务员、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杨颖获记一等功公务员。
迈向一线 做解决企业难题“服务员”
“只有深入企业倾听诉求,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真法子。”这是杨颖常挂在嘴边的话。自担任秀英区科工信局副局长以来,她坚持“脚步迈向一线,精力投入一线”,常态化深入企业、车间和项目现场开展“问需于企”走访活动。
“多亏有了她,我们厂现在能正常运转。”回忆起杨颖帮忙追回欠款的事,海南某混凝土企业负责人仍感激不已。此前,该企业被拖欠200万元材料款长达两年,陷入经营困境。杨颖连续两个月对接欠款单位,通过政策沟通、司法调解等方式,最终帮助企业全额追回欠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负责人拉着我说‘厂子能活了’,那一刻觉得再累都值。”杨颖说道。
解决“燃眉急”,更谋“长远计”。为快速收集企业诉求,杨颖带领团队建立“项目化清单管理”模式,将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周期从季度缩短至月度,动态监测覆盖12个重点行业、58家规上企业,数据采集频率提高300%,问题响应速度提升65%,平均办结时限从15天压缩到5天左右。
此外,针对低效产能企业,杨颖带队摸清358家企业及闲置厂房土地的“家底”,建立数据库引导“腾笼换鸟”。如今,不少“低效厂房”变为“科创车间”,部分企业产能提升了50%。“杨颖和团队全程协助解决选址评估、政策咨询、手续办理等难题,帮助我们成功推动项目落户,盘活了闲置资源。”华煌工业区负责人感激地说。
10月9日,秀英区科工信局副局长杨颖(左),在倾听园区诉求。 记者 石中华 摄
主动上门 当自贸港政策“宣传员”
“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政策,更是懂政策的‘引人’。”杨颖深知,许多中小科技企业对高企申报、数字经济扶持等政策存在“理解难、申报难”的问题。为此,她化身“政策引导员”,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服务,将政策“翻译”成企业听得懂的语言。
“她真正把企业需求当作自己的事。”10月9日,海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国育产教融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政对杨颖表示高度认可。他告诉记者,今年9月,在杨颖及省、市、区发改委工作人员的全程指导下,公司顺利申报了国家级科研项目。“杨颖和发改委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我们填资料,因人手紧张,他们还帮忙做抄写工作,让我们非常感动。”江政说,杨颖把基层服务这扇“营商窗口”擦得很亮。
在招商引资的“战场”上,杨颖同样带着“服务思维”冲锋。去年以来,她联合相关部门对接了105家国内外优质企业,最终吸引24家数字经济企业落户秀英区。为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她又牵头与海口复兴城国际数字港开展深度合作,结合秀英区产业基础绘制发展路线图,锚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精准发力。2024年,秀英区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108.37亿元,占全市比重排名跃居第二;2025年上半年,该数字进一步提升至122.59亿元,同比增长16.7%。
凭借亮眼实绩,杨颖还先后获得“最美秀英人”“海口市营商环境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这些荣誉是对我们服务企业工作的肯定,更激励我们把后续工作做得更扎实。”杨颖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