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傍晚,秀英区丘浚路便民疏导点逐渐热闹起来。摊贩们在划定区域内有序经营,充盈了居民的“菜篮子”。“道路通畅了,下班还能就近买菜,很方便。”市民李萍菊的点赞,是秀英区海秀镇巧用“加减乘除”法,推动治理体系落地见效的生动写照。
“加减”并举 让服务有“速度”也有“温度”
“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多亏你们上门帮我办认证,太贴心了。”日前,海秀镇水头村年过八旬的王阿婆拉着网格员黄银莲的手连连道谢。王阿婆获得的便利,源于该镇政务服务的“减法”治理。
如今在海秀镇,30余项政务事务完成精简,低效工作群被清理整合,村干部真正从“报表堆”走向服务一线。各村委会将政务及民生服务纳入“一站式”便民服务站,建立“网格员+村干部”AB岗轮值制度,构建“窗口即时办+网格上门办”双轨体系,推动基层工作从“坐班办事”转向“主动服务”。“减负后,我们有更多精力为群众办事、谋划经济发展。”水头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志平说道。
“减法”提升了效率,“加法”则为基层治理凝聚起更强合力。海秀镇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为骨干,吸纳858名教师、医生等技能人员为志愿者,构建“1名镇干部指导+1名村干部协调+1名网格员负责+N名志愿者服务”包联机制。同时,该镇创新“网格+N”机制,构建四级网格体系,实现85个网格治理全覆盖。
通过“加法”治理,海秀镇把优质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也让治理效能全面“提速”。今年上半年,该镇85个网格累计处置群众诉求2134件,受理12345热线诉求办件同比下降11%,一次性办结率升至95.58%,群众满意率达99.81%。
10月14日,海秀镇水头村流动儿童服务之家管理员为务工人员子女辅导作业。记者 石中华 摄
“乘除”发力 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
“屋顶漏水大半年没解决,没想到一场协商会就敲定了方案。”看着修补一新的屋顶,海秀镇居民王先生感慨道。此前,该小区多户居民家屋顶漏水,维权无果。海秀镇依托“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网格员联系村民”的“三联”机制,召集业主、物业、施工方共同协商,最终达成共识。
截至目前,“三联”机制已成功化解房屋漏水、邻里纠纷等民生难题1300余件,化解率达100%。同时,海秀镇联动多方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社会组织品牌矩阵,水头村益童荟服务队、海榆西社区银发教师便民服务队等32支特色队伍,吸引了332名志愿者和专业人员参与,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
记者了解到,海秀镇推行“房东信用积分星级”管理机制,网格员常态化开展走访工作,检查群租楼消防、卫生、人员登记等情况,确保人员登记到位、卫生安全。如今,该镇求助警情同比下降18%,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15%,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以“加法”聚合力、“减法”提效能、“乘法”解民忧、“除法”防风险,如今的海秀镇,切实解决了城中村占道拥堵、办事繁琐、邻里纠纷等难题,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街巷、便捷贴心的服务和群众舒展的笑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