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琼山区构筑“1+N+X”老年人优享养老服务圈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10-23 10:27

琼山区构筑“1+N+X”老年人优享养老服务圈

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养老

10月20日,在凤翔街道三峰社区,凤翔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进行腿部护理。

10月14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海口市琼山区“建枢纽带站点进家庭构筑‘1+ N+X’老年人优享养老服务圈”案例入选,成为海南省唯一一个入选案例。

“1+N+X”的模式,即依托1个养老机构(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养老服务团队,将服务半径延伸到N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为社区周边的X个老年人家庭提供专业化的居家养老一站式服务,将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区。目前该区已建成示范型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家、养老服务站(含长者饭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37家,通过“机构+社区+居家”的一体化运营管理,让老年群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助力海口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

10月22日,在府城街道北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带着老人做理疗康复训练。

建设1个“中心”枢纽 老人交到“老朋友” 专业服务更舒心

10月20日一早,琼山区凤翔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三楼大厅里,刚刚用过早餐的老人们便已围坐在木质长桌旁,专注地观看琼剧节目。大厅另一侧,前来义剪的志愿者正为老人修剪头发。

10月20日,在琼山区凤翔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老人打理修剪好的头发。

“陈奶奶,您女儿又给您带好吃的啦!”看到陈惠玲老人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袋新鲜水果,该中心运营方一方养老·凤翔院院长周娟笑着打招呼。老人闻言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声音带着几分骄傲:“是啊,孩子隔两三天就来看我,知道我爱吃这个,每次来都不空手。”

这样的温馨场景,是凤翔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践“1+N+X”养老模式的生动缩影。

“我们位于桂林社区内,是一家集医疗、康复、娱乐、助餐和照护于一体的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周娟介绍,该中心构建了“中心—社区站点—居家”三级养老照护服务网络,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全场景、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过去在家养老,由于年纪大,行动不便,只能找邻居帮忙买菜,平时也难找到人聊天。”陈惠玲老人说,住进凤翔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后,一日三餐更有规律了,还有护理员24小时照护,结交了很多“老朋友”。

“我们正以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联带多个养老服务站,推动多元化养老服务进家庭。”琼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N+X”养老模式致力于构建起一张张覆盖全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以各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专业团队为核心,将服务半径不断延伸至N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带动N个社区站点 饭菜香飘“家门口” 多元服务更暖心

肉丸、茄子、南瓜、橙子……10月20日中午,国兴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侧的长者食堂饭菜飘香,陈阿姨和老伴打好饭菜,并排坐下开始享用。两人面前的餐盘里,两荤两素搭配合理,还有水果和粗粮。

10月20日,在国兴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侧的长者食堂内,附近社区的老年人来此用餐。

“这里的饭好吃又便宜,我们俩一顿饭才花20块钱,比自己在家做饭还划算。”陈阿姨一边吃饭,一边满意地说,“每天的菜色都不一样,营养也均衡,我们已经把这里当成‘食堂’了。”

该中心运营方一方养老·国兴院院长刘艺珠介绍,食堂专门聘请了本地厨师自主制餐,每天使用的食材超过20种,午餐、晚餐保证两荤两素,还搭配了水果、粗粮和例汤,确保营养均衡。目前,国兴街道长者食堂还面向社会开放,因为味美价廉,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来此用餐,如今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食堂”。

除了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琼山区还依托社区场地资源,引入专业化社会机构运营,联合老年大学、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区社会组织协会等单位,精心打造生活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基础护理、医养康养、智慧家护、老年助餐、养老顾问等服务场景,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暖心的养老服务。

桂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伯龙介绍,社区还创新推广养老志愿服务模式,建立了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和积分兑换制度。目前社区的养老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有效推进了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敬老爱老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在社区不仅能参加健康知识讲座、书法绘画培训班、手工制作课,还能加入合唱队、舞蹈队,生活多姿多彩。”桂林社区居民程玲说,经常去社区参加各类活动,日子过得很充实,生活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走进X个老年人家庭 上门护理“有温度” 及时响应更贴心

“文姑娘,你可来啦!”10月20日上午,在凤翔街道三峰社区,坐在轮椅上的陈爱梅老人看到琼山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团队成员、一方养老护理员文麟娟后,拉住她的手亲热地说。

今年86岁的陈爱梅老人瘫痪多年。进门后,文麟娟帮老人按摩起小腿。她一边询问老人的感受,一边调整着手法和力度。慢慢地,陈爱梅原本冰凉的双脚温热起来,她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文姑娘现在每周都来给我按腿,按过以后舒服多了,晚上也能睡得香一点。”陈爱梅感激地表示。

陈爱梅老人享受到的上门护理服务,体现出了琼山区依托“1+N+X”养老模式,将养老服务辐射至家庭的生动实践。

为让广大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暖心的养老服务,琼山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大力推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工作,通过将养老服务站等基层养老服务设施纳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依托养老机构的专业力量,统筹调配人员物资等资源,把机构服务延伸到社区及家庭,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理疗、精神慰藉等专业、便捷、实惠的居家上门服务。

“老人有时难免会有孤独感,陪他们聊聊天,听他们讲讲过去的事情,他们都会很开心。”文麟娟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会上门为5至6位老人提供服务。

“我们还在组建15分钟响应圈。”琼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积极打通医院、社区、居家“三张床”,与就近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及时应急响应;提供家庭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智能照护产品等,逐步实现将医疗机构服务“搬”到老年人家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逐步推广“1+N+X”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等举措,加快构建具有海口特色、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幸福晚年。

记者手记

织密“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网

□赵汶

以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带动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站,为广大家庭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琼山区“1+N+X”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让“家门口”养老的民生温度伸手可触,让更多老年人拥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晚年。

从枢纽养老服务到居家养老服务,这种“机构+社区+居家”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构建起更为完善的养老服务圈,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了生活、休闲、娱乐、学习、就医、护理等全方位、多元化的专业养老服务。

如何推动优质养老服务圈的辐射半径更广、服务质量更优?在建立养老服务枢纽时,应引入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同时加强对已引入养老服务机构的考核;在联带养老服务站点建设时,加大对偏远地区养老服务的投入,包括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人员配备等;在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时,要加强对养老护理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服务能力,以进一步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

此外,还应持续加强适老化改造,倡导更多人加入助老志愿服务;也要鼓励有特长、有能力的老年人参与各类社会事务,让广大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尊重、安享幸福。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李欣 赵汶 苏弼坤] [编辑:林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