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区三门坡镇鸭塘村积极拓宽黑果蔗销售渠道
甘蔗口口甜 日子节节高

鸭塘村蔗农正在砍收成熟的甘蔗。记者 苏弼坤 摄
深秋时节,琼山区三门坡镇友爱村委会鸭塘村的甘蔗林郁郁葱葱,清甜的空气中仿佛荡漾着蔗农丰收的喜悦。近年来,三门坡镇不断拓展鸭塘村黑果蔗的产业规模与销售渠道,让这一“甜蜜产业”持续释放乡村振兴发展活力。
10月28日,记者走进鸭塘村,远远便瞧见成片的甘蔗裹着紫黑色“外衣”,微风拂过,漾起清甜的气息。蔗农冯怡美手持镰刀,娴熟地砍收、去叶、捆扎。“现在是甘蔗甜度最高的时候,我们村的甘蔗糖分能达到16—17度,口感清甜、水分饱满,肉质也特别软嫩。”她言语间满是丰收的喜悦,随手削开一根递给记者,汁水包裹着的蔗肉透着新鲜。
2021年12月,“三门坡镇鸭塘果蔗”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一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科学种植理念。三门坡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鸭塘村的沙质土壤疏松透气,十分适宜甘蔗生长。种植过程中,三门坡镇指导农户采用生态种植方法,坚持施用有机肥,以物理与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防治病虫害,既保留了果蔗的天然原味,也保障了食用安全。
近年来,三门坡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户扩大黑果蔗种植规模,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目前,鸭塘村甘蔗种植户已超过30户,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年产量超过5000吨,黑果蔗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
然而,甘蔗产量提升也带来了销售压力。由于收割后难以久存,加上物流成本较高,鸭塘村黑果蔗难以销往外省市场。为此,友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拓展多元销售渠道,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助农拓宽销路。不久前,冯怡美邀请网络红人走进甘蔗林,通过直播推介鸭塘村黑果蔗,直播间在线人数最高时超过2000人。
“直播后不少采购商和游客都来买,我种植的13亩甘蔗差不多卖完了。”冯怡美告诉记者,她今年的甘蔗卖了17万余元。此外,友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还主动对接采购商和爱心企业,自今年9月以来已帮助村民销售甘蔗7000余条。
“光解决眼前销路还不够,我们还计划建设甘蔗深加工厂,提升产品附加值,保障村民稳定增收。”友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黄峰介绍,未来,三门坡镇将进一步挖掘甘蔗产业潜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新业态,让根根“甜蜜蔗”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