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1月9日消息(特约记者陈创淼 记者林英)“使用这种智能充电终端就可以确保电动自行车充电完成后插座及时断电,避免过度充电带来安全隐患。”11月7日,秀英区海秀镇新村的一栋群租楼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宣教会正在进行,由镇村干部、执法队员、消防队员、网格员等联合组成宣教团,在电动自行车消防设施较为完善的群租楼向全村的群租楼房东、租客代表进行现场宣教。

(秀英区供图)
活动伊始,宣教团成员分头行动,深入邻近群租楼开展“敲门入户式”宣传。他们耐心向住户发放图文并茂的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传单,并在楼栋出入口、电梯内、公共充电区域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以前也知道电动车不能上楼,但总觉得麻烦,心存侥幸。看到传单上真实的火灾案例,听了消防员的讲解,才真正意识到‘方便一时’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租客小朱在接过传单后深有感触地说。这种面对面、零距离的沟通方式,有效提升了居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秀英区供图)
随后,参会人员集体参观了新村内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的示范户。大家实地查看了设置在楼外安全区域的集中充电桩、智能断电系统、简易喷淋装置等设施,详细了解了示范楼栋在车辆停放、充电管理、通道畅通、消防器材配备等方面的优秀做法。“原来规范的停放点和管理制度不仅能保障安全,还能让楼栋环境更整洁有序。回去后我一定参照整改,对自己、对租客的安全负责。”房东王阿姨在参观后表达了整改提升的决心。通过现场观摩,房东和租客代表对如何落实主体责任、实现规范化管理有了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
在活动现场,来自区消防大队和镇应急办的业务骨干担任主讲人,围绕近期电动自行车火灾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详细解读了有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内容紧密结合群租楼实际,重点强调了“电动车不上楼、电池不入户”“禁止飞线充电”“保持疏散通道畅通”等关键要求,并现场演示了灭火器、消火栓的正确使用方法。深入浅出的讲解,进一步夯实了房东、租客的消防安全理论根基,明确了日常管理和生活中的“应为”与“禁为”。

(秀英区供图)
为确保活动成效落到实处,海秀镇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同步开展现场检查。他们采取“宣教+执法”的模式,对周边部分群租楼进行随机抽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个别仍存在的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对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责令立即整改,并依法予以查处。这种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既体现了执法的力度,也传递了管理的温度,有力震慑了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实现了“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教育一片”的效果,确保了宣教会的成果立竿见影。

活动现场。(秀英区供图)
此次宣教会通过多部门联动、多形式并举,不仅展示了规范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更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深植于每位参与者心中。下一步,海秀镇将持续深化群租楼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切实筑牢消防安全防线,全力守护好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一方平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