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厚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沃土
聚链成势强动能 服务加码提活力

滨海之畔,椰林婆娑,一股澎湃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汹涌激荡。
开放路径上,惟创新者进。“十四五”以来,海口始终坚持“项目引领,创新驱动”,强化招商引资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升科技赋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持续以优质服务优化发展生态,在改革创新中破浪前行,为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在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的新开利安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反应釜(结晶)。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11月17日,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智能车间繁忙有序赶订单、项目工地热火朝天推进度,处处洋溢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向高攀登,向新而行。五年间,海口持续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完善江东新区、综保区、高新区、复兴城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配套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1月10日,大湾区—自贸港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协同发展交流会在海口举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海口国家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徐明倩介绍,目前海口国家高新区已与广州高新区在美安生态科技新城合作共建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并成立海广合作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合作园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工作。
位于海口江东新区高教科研组团内的海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实验室—众创空间—留创园—科技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截至2025年3月,科技园已累计孵化企业1076家,在园企业超1000家,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80项。
创新沃土催生“金果子”接连落地。今年8月,海南省首台自研自产自主品牌整机产品下线暨首批订单签约仪式在海口国家高新区狮子岭工业园举行。作为海南突破热带特色科技创新产业瓶颈的重要成果,“海睿创”“海寰”两大产品家族同步发布。在签约环节,海南智海科技与三大通信运营商、海南银行等省内外2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意向协议涉及规模超5000台,彰显了海口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智海科技智造基地生产现场,生产线技术人员采用标准化流水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整机生产的每一道工艺。
企业转型升级向新而行
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维坐标”,新质生产力在海口正加速崛起。“十四五”期间,海口持续深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产业发展更具质量、更有效率、更富活力。
在海口药谷工业园内的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满负荷运转,实验室内研发人员神情专注地整理着实时传输的实验数据。在这里,数智化已从理念转化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位于海口药谷工业园的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我们的生产线自动化率已达90%,通过一系列数智化改造,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海南皇隆制药常务副总经理史江永介绍,通过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技术,企业每一个药品生产环节均实现透明化、可视化、可追溯。
在海口综保区,金盘科技海口数字化工厂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自动化设备精准运行,智能系统高效运转,一件件变压器产品加速走向国内外市场。今年3月,企业成功入选第31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标志着其技术创新实力再上新台阶。

在金盘科技海口数字化工厂装配车间,无人运输车往来搬运物料,“中枢大脑”实时优化生产计划,一台台干式变压器通过多道工序后加快走下生产线。
聚木成林方显合力。近年来,海口积极推动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聚集,加速推动新药研发服务平台落地,促进新药成果转移转化。
作为海口国家高新区打造“省际飞地”的标志性项目,目前,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注册企业170余家,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检测等领域。“园区将持续引进优质企业完善产业链,形成集群效应。”海南经济特区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玉华介绍。
优化服务提升成长生态
“引得来”是第一步,“留得住、长得快”才是关键。海口持续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强化服务保障,为企业快速成长保驾护航。
一颗颗“创新种子”在这片沃土扎根生长。今年8月,海南天壮营养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特医食品天壮小尔膳®
成功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成为海南首款获批的特医全营养食品。
“海口国家高新区通过精准政策赋能和高效的极简审批,简化注册申报各环节的审批流程,为产品落地节省了许多宝贵时间。”海南天壮营养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红艳说道。
“十四五”期间,海口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源源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今年7月,海口举办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供需对接活动,汇聚政府、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技术成果与产业需求搭建高效对接桥梁。
政策有温度,兴业有舞台。海口高新区近期推出“零租金”试点产业空间实施办法和“先投后股”实施方案。前者通过阶梯式免租的方式精准支持企业发展初期的空间需求,后者形成政府与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机制,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融资难题,让政策温度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海口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纵深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海口特色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坚定不移走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之路。
记者手记
引创新活水 涌产业春潮
□曾昭娴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阶段,海口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从生物医药企业的密集落地,到智能工厂的高效运转,海口不仅“引得来”企业,更让企业“留得住、长得快”,彰显出这座城市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刻把握与主动作为。
高新技术产业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十四五”期间,海口全力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焕发新活力,科技园累计孵化企业超千家,“省际飞地”机制持续创新……一个个生动实践充分印证:只有厚植创新沃土、夯实产业根基,才能让“科技之花”持续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
尤为关键的是,海口将服务意识融入产业培育全过程。惠企政策加速落地、企业秘书全周期护航、要素保障精准供给,一系列举措直击企业发展痛点、堵点,让政策红利快速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当政策有力度、服务有精度、产业有高度,高新技术企业自然愿意在这里扎根、生长、壮大。
面向未来,海口仍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让创新活水持续涌动,让产业春潮澎湃向前,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