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交融:
筑牢蓝色生态安全屏障
“三亚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为优良”“海南文昌和陵水海草床生态系统状况为优良”“陵水新村潟湖区域获批‘国家湿地公园’称号”……今年6月8日,在海口举办的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上,海南的“海洋生态之风”为会场带来勃勃生机。
生态环境保护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2024年,海南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99.9%,创十年来新高。
数字背后,是一系列扎实的治理措施。近年来,我省以规划为引领,陆海统筹海洋产业布局;加强山海联动、一体推进自然资源保护与修复等多措并举,进一步擦亮海洋生态底色。
《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其中包括: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做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和美海岛、美丽海湾建设;创新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
“我们增强陆海污染防治协同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性,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治理大格局。”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提到,海南将继续发挥海洋环境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牵引作用,持续把海洋环境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人海和谐,不负蔚蓝。从深海科技突破到产业集聚发展,从生态环境保护到国际合作拓展,海南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