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其治理效能直接关乎群众幸福指数。今年以来,秀英区秀英街道锚定住宅小区治理中党建引领弱化、业委会与党支部协同梗阻等痛点,创新实施“1+2+N”工作机制,通过构建并全面推行小区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主任“一肩挑”机制,以“双列席—双议事”特色制度为纽带,推动多元协同共治,有效破解小区治理党建引领力不强、基层治理力量不足等问题,让小区治理焕发蓬勃生机,成为激活居民幸福感知的“红色引擎”。
党建聚合力 难题得化解
“多亏了党组织的牵头,我们的房屋才能修缮得又快又好。”日前,秀英街道秀中社区一砖厂宿舍区居民李阿婆望着眼前焕然一新的住房,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此前受台风“摩羯”影响,该小区旁一停工的建设项目,遗留的塔吊突然倒塌,造成宿舍区45户房屋、58辆车辆受损。
“事故发生前,我们多次排查督促塔吊拆除,但因企业经济纠纷未果。”秀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事故发生后,街道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与临时党支部,划分党员责任区,建立“一户一档”工作台账,精准推进善后处置。今年2月,小区房屋修缮全面完成;6月底前,62.8万余元车辆赔偿款全部兑现;7月初,10.5万元评估尾款顺利结清。
这一事例正是秀英街道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的生动缩影。在业委会组建或换届过程中,秀英街道严格把关候选人资质,优先推荐党员、热心居民参选,目前辖区业委会成员中党员占比近60%。
同时,依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街道积极搭建小区自治交流平台,建立联席会议、议事协商、双向服务机制,统筹解决电梯维修、停车管理等“关键小事”656项,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300余起,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0%以上,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商共建的治理新格局。
机制破梗阻 治理更精细
“小区公共区域改造还需进一步征求业主意见”“健身器材更新要优先考虑安全标准”……近日,维多利亚花园小区议事现场,讨论氛围热烈,“一肩挑”工作监督小组全程列席,详细记录讨论内容。这一监督举措,是秀英街道压实“一肩挑”责任、推动规范履职的关键抓手。
自启动党建引领赋能和美小区建设以来,维多利亚花园小区同步成立党支部与业委会,创新推行“双列席—双议事”制度,即小区业委会列席党支部会议、党支部列席业委会会议,搭建起高效沟通的议事机制。通过党建牵头、多方联动,小区聚焦民生痛点精准发力,补种绿化植被并定期养护;全面更新9个老旧健身器材并增设安全防护设施,同时实现小区公共收益公开透明,通过双重监管确保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此外,秀英街道还通过“12345热线+网格巡查”联动收集群众诉求,经“双列席—双议事”平台凝聚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多方共识,形成“诉求收集—议事协商—方案落实—成效反馈”闭环机制,推动问题化解、服务提质增效,切实把党建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秀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探索适应实际的治理运行模式,让小区治理更精细、更高效,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鲜活实践样本。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