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成功完成一例“干细胞一供二”移植手术。来自昌江的陈女士,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将自己一双身患重型地中海贫血(下称“重症地贫”)的儿女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一例“干细胞一供二”移植手术 海南姐弟重启“生命键”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11-21 10:54

“妈妈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一例“干细胞一供二”移植手术,姐弟重启“生命键”

近日,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成功完成一例“干细胞一供二”移植手术。来自昌江的陈女士,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将自己一双身患重型地中海贫血(下称“重症地贫”)的儿女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这也是海南省第二例重症地贫患者“一供二”移植手术。

“是妈妈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我们这辈子都特别感谢妈妈。”11月20日,已经出院回家调养的小琴和小恺姐弟俩接受采访时异口同声地说。

在海口市人民医院,陈女士携儿女与医护人员合影。 (海口市人民医院供图)

重症地贫姐弟靠输血维持生命

因和爱人都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陈女士的一双儿女出生后就确诊为重型地中海贫血,多年来一直依靠输血维持生命。

“每隔20天就得去输血。”陈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小琴今年15岁,小恺今年13岁。受病情影响,姐弟俩的身体发育远不如同龄人。因孩子们生病,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背上了沉重的经济“担子”。多年来,她和爱人一直都在寻找能够根治孩子疾病的方法,却始终看不到希望。

“前几年,我听说移植手术能根治重型地中海贫血,就去医院做了配型。”陈女士回忆,她曾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配型,希望通过移植手术挽救孩子生命,可却被“配型半合,无法进行手术”的结果打破了希望。

“我通过病友了解到,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曾完成过‘一供二’移植手术,所以带着孩子们来找医生进行评估。”今年5月,陈女士反复考虑后决定到海口市人民医院“搏一搏”。

在就诊期间,确认“配型半合也可以进行手术”后,陈女士立即做出了“做移植手术,救孩子”的决定,并从今年6月开始带着一双儿女开始移植手术前的治疗。今年10月初,三人办理了住院手续,为此次移植手术作准备。

母亲“一供二”移植帮助儿女“重生”

“重症地贫患者,需要长期输血维持生命,一旦血小板快速下降,又不能及时输血,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杨晓阳介绍,当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是根治重症地贫的唯一方法。进行移植手术,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植入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

考虑到姐弟俩的年龄、手术风险和家庭经济压力,杨晓阳和血液团队制定了一个高效且充满温情的方案:利用妈妈的外周血干细胞,进行“一供二”移植。实现一次采集,同时挽救姐弟两人。此外,他还积极联动北京京妍基金会等公益组织,为姐弟二人筹集了治疗资金。

“我担心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不够,不能同时救两个人。”谈及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时的想法,陈女士说,今年10月中下旬,她的一双儿女顺利进舱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并于11月18日出院回家。

“完成移植手术后,还有一年的风险观察期,其间,两个孩子需要定期复诊。”杨晓阳说,“我们现在可以很自信地告诉患者,移植成功后,这辈子就不再需要因地贫而输血了。”

“一供二”移植的成功,改变了小琴和小恺的命运。记者了解到,海口市人民医院在地贫移植方面的成功率已达95.8%以上,地贫异基因移植数量已跃居全国第八,曾完成全球首例“三次移植失败、第四次旁系移植成功”的案例。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赵汶] [编辑:杨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