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口江东新区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将“安居”与“乐居”深度融合,通过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暖心举措,持续完善居住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获得更多“家门口的幸福”,一幅宜居宜业的民生新图景在此徐徐展开。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自贸港核心引领区一线见闻⑩丨海口江东新区解锁宜居生活新体验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11-22 09:21

image.png

海口江东新区解锁宜居生活新体验

暖心“微服务” 安居更乐居

近年来,海口江东新区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将“安居”与“乐居”深度融合,让群众获得更多“家门口的幸福”。图为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江东新区。 记者 康登淋 摄

“钥匙拿到手,心里踏实多了。”“小区里有游泳池和儿童游乐区,孩子上学也方便,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舒心。”近日,海口江东新区椰青园S02(秀庭)、S03(悦庭)项目启动交付,4455套回迁房陆续迎来“新主人”。

近年来,海口江东新区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将“安居”与“乐居”深度融合,通过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暖心举措,持续完善居住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获得更多“家门口的幸福”,一幅宜居宜业的民生新图景在此徐徐展开。

细节传递温度 铺就宜居幸福底色

在椰青园项目交房现场,回迁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谈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规划和期盼。作为江东新区重点民生工程,椰青园项目不仅圆了回迁居民的“安居梦”,更用细节勾勒出“乐居”底色。

11月20日,记者走进该项目,只见一栋栋崭新的住宅楼排列整齐,健身步道蜿蜒穿过绿植,儿童游乐区配有滑梯、秋千等设施,游泳池则为居民提供了亲水空间。全龄段休闲空间的设计,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专属乐趣。

最让人暖心的是S03项目的“细节温度”——百年木棉树和古居风貌被精心保留,现代楼房与历史遗存相映成趣,既留住了城市记忆,也守住了居民心中的乡愁,让安居生活更有情感厚度。

此外,为确保交付过程高效、便捷,现场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点,从手续签订、钥匙领取,到验房收房、疑问解答,都有工作人员全程陪同,耐心细致帮助业主核对信息、检查房屋细节。

“截至目前,江东新区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住房项目48个,其中24个已建成交付,提供房源2.9万套。”江东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房源涵盖回迁房、安居房、国际社区等多种类型,既能让本地群众提升居住品质,也能让创新创业者安心扎根,更能吸引全球人才安居乐业。

民生服务加码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从安居工程的落地见效,到便民服务的精准贴心,江东新区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

“前段时间,家里有个房间的插座、灯管突然坏了,晚上无法照明,拨打96321热线后,很快便有工作人员上门免费帮忙修理更换,处理得又快又好。”家住桂林洋中心小学宿舍楼的市民张祖丽话语中满是称赞。

张祖丽提到的96321热线,是海口产投集团下属桂林洋公用公司于去年全新升级打造的便民服务平台,24小时受理市民用电难题,秉持“用户自愿、材料自购、义务更换”原则,为居民排忧解难。该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受理各类办件近1万件,办结率100%,真正成为居民身边的“用电管家”。

桂林洋公用公司配售电运营部电力工程师杨体劲介绍,作为桂林洋辖区的供电主体,公司精准保障了辖区内企业、安居房、学校等重点项目的用电需求,特推出“水电业务联办+一证办电”模式,打破业务壁垒,为用户定制专属方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一部署为江东新区如何写好民生工程的“下半篇文章”指明了方向。

海口江东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江东新区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用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的举措,让宜居宜业的底色更浓厚,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民生力量。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陈晓洁 特约记者曹柳] [编辑:林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