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63岁了,手脚不方便,养老认证快截止了!”近日,海口市秀英区海秀镇综治中心收到的一条紧急求助信息,工作人员立即协调审批、农保等部门以及属地业里村的网格员,来到村民蔡大爷家中。不到十分钟,帮助老人完成了养老保险认证,还“手把手”教会了蔡大爷的女儿如何在线上自助认证,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件看似微小的“认证小事”,正是海秀镇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创新构建综治中心“三联三访三调”一站式解纷机制,将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海秀镇运用该机制已推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012次,成功调处77宗,调解成功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

秀英区供图
“三联”:一张“网”兜起百家事
海秀镇构建了“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网格联系村民”的“三联”体系,推动945名党员、79名人大代表和65名网格员深入一线,变“坐等上门”为“走进心门”,织就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网络。
针对家庭纠纷易发特点,镇综治中心联合镇妇联组建73人的“巾帼调解队”,打造覆盖8个村居的“15分钟妇女维权服务圈”,全年已成功调解家庭纠纷26宗。
今年3月,水头村的何女士因病截肢,家庭陷入危机。巾帼调解队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多次入户沟通,最终促成夫妻和解,丈夫回归家庭并保障生活费,真正实现了“事心双解”。

秀英区供图
“三访”:用脚步“丈量”民情
海秀镇将全镇划分为85个网格,推行“遍访、走访、家访”三访机制,让网格员变身为活跃在街巷的“流动前哨”,将治理模式从“被动接访”彻底转向“主动治理”。
今年6月,一条来自“三访”的问题线索被迅速上报至镇综治中心。万达北路临时便道存在照明缺失、路面破损、车辆乱停等多重问题,群众呼声强烈。海秀镇综治中心立即“吹哨”,协调市政、交警等部门联手行动,多方筹措经费安装临时路灯照亮夜路、修复坑洼路面保障通行,整治违停乱象还路于民,解决了困扰周边居民的“出行难”问题。

秀英区供图
“三调”:三级“过滤”纠纷不出镇
海秀镇综治中心依托“一站式”平台,构建起“网格就地调、村社联合调、镇级专班调”的三级调处体系,形成了分层调处、闭环管理的解纷“过滤网”。
网格就地调处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成为调解“主力军”,成功化解一般纠纷51宗,占比66%。村社联合调处通过整合“五老”、代表委员等力量,运用“邻里评理”等方式,成为纠纷化解“重要支撑”,调处纠纷20宗,占比26%。镇级专班调处通过协调司法、公安、执法等专业力量,专攻“硬骨头”,成功化解复杂矛盾6宗,占比8%。
今年8月,镇综治中心通过“12345+信访+网格”渠道,发现群众对“熊猫亲子乐园噪音扰民”的诉求比较集中,近一年累计接到办件243件。中心随即启动镇级专班调解,通过联合镇执法中队、海榆东社区,督促乐园优化营业安排、加强巡查劝导,最终实现投诉“动态清零”,还静于民。
海秀镇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三联三访三调”机制,在提升“治理精度”中彰显海口城市温度,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筑牢和谐稳定根基。
特约记者陈创淼 记者林英
(海口网11月22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