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椰风拂面,沃土生金。“十四五”以来,海口市立足热带资源禀赋,以“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为方向,通过藏粮于地、科技赋能、三产融合,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质增效。从火山荔枝、大坡胡椒到深海网箱养殖的军曹鱼,从田间地头的标准化种植到走向海外的品牌化营销,海口让“椰城味道”香飘海内外,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科技赋能筑基 产业集群崛起
11月20日,在秀英区西秀镇荣山寮村西侧海域,15口深水网箱在碧波中铺展。渔民驾着小船穿梭在网箱之间,熟练地向箱内抛撒饵料,成群的军曹鱼闻声聚拢,尾鳍划开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现在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实时监控,方便多了。”海口海圆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孔令波笑着说。这幅充满科技感与活力的现代化“牧海耕渔”图景,正是海口渔业从传统捕捞向现代产业跃迁的缩影。
位于美兰区演丰镇的海口枷椗山现代农业工厂化养种产业基地内,18个直径8米的圆形养殖桶采用循环水系统,水温、溶氧量全程可控,如同为红鲷鱼量身打造的“豪华泳池”。

海口枷椗山现代农业工厂化养种产业基地内,工作人员为红鲷鱼喂食。 记者 康登淋 摄
“我们团队攻克了设施化水产养殖全套技术研发难题并实现量产,还申请了16项专利。”基地负责人张贵生自豪地说,去年基地红鲷鱼产量超100吨,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广东、福建等地,成为海口设施农业的标杆。

游客在琼山区云龙镇的海口金棕榈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科技产业园参观杨桃种植情况。 记者 苏弼坤 摄
种业振兴的成效同样令人瞩目,为热带特色农业注入强劲“芯片”动能——“潭牛3号”肉鸡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农业农村部文昌鸡育种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小龙虾种苗孵化技术研究成功,推动“稻虾共养”养殖模式;海口金棕榈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科技产业园汇聚来自全球多地的4000多种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引进培育新品种600余种,园区科研团队杂交选育的金晶1—6号黄晶果优良新品种,已在海口周边乡镇及省内其他市县、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超万亩,助农增收致富。
品牌矩阵发力 农产价值倍增
“十四五”期间,海口市以地理标志认证筑牢根基,深耕品牌强农战略,打造了“椰城香见”“琼肴佳话”“美兰好品”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出了云龙淮山、三江莲雾等镇级农业品牌;培育壮大“大坡胡椒”“海口火山荔枝”“海口火山石斛”等2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品牌体系,助力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实现从“种得好”到“卖得俏”的转变。
品牌建设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海口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胡椒、壅羊、石斛、淮山等一批品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动特色产业从“小散弱”向“大而强”转变。

在位于大坡镇福昌村的一方水塘里,农户养殖的小龙虾获得丰收。记者 苏弼坤 摄
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不仅构建了从育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还通过“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带动3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公司文昌鸡日均产量稳定在2万只,产品已销往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在国内外5000多个销售终端都可买到海南(潭牛)文昌鸡,我们要让‘海南味道’香飘全球!”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骄傲地说。
品牌价值的提升,离不开订单农业的强力助推。依托供销社搭建的产销对接网络,去年海口小龙虾签下近5000万元订单,今年4月签订40万斤配额协议、7月厦门产销对接再落实1900万元订单;2024年海口市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链招商暨“椰城香见”品牌发展大会上,18宗产销订单达成5.71万吨交易量、约14.2亿元签约额;今年5月火山荔枝月活动实现“椰城香见·海口火山荔枝”产销订单量约2.77万吨、预售额4.11亿元;9月大坡胡椒营销活动促成超1.4亿元胡椒订单,其中包括7500万元海外订单……一串串亮眼数字,见证着海口农产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三产融合提速 乡村活力迸发
“白天在荣山寮逛沙滩鱼市、感受传统渔村,晚上看露天电影、吃海鲜大餐,这样的渔文旅体验太特别了。”近日,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在秀英区荣山寮村游玩后,忍不住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作为海口热带渔业融合发展的典型,如今的荣山寮,已不再是单纯的渔村,而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渔文旅综合体,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
“农业+文化+休闲”的多元融合在海口乡村遍地开花。秀英区施茶村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旅游,修建火山特色旅游公路,将8个自然村、5个火山口、9个溶洞串联起来,呈现出独有的魅力;龙华区龙泉镇推出的五丰香芋文化推广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香芋丰收的喜悦,感受乡村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琼山区三门坡镇每逢荔枝季推出的系列文体旅活动,吸引市民游客感受荔香三门坡;美兰区灵山镇溪头古琴文化村将荷塘农业与古琴文化结合,推出挖藕大赛、稻田抓鱼、水上皮划艇等体验项目,配套露营地与民宿,村民通过业态服务收益实现增收。
“十四五”期间,海口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从科技赋能的工厂化养殖,到品牌引领的价值提升,再到三产融合的多元发展,海口农业正以科技为笔、品牌为墨、融合为纸,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未来,海口将继续立足热带资源优势,持续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让乡村振兴的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记者手记
让“椰城味道”香飘海内外
荣山寮海域的网箱、枷椗山基地的养殖桶、金棕榈产业园的新奇特果树……连日采访中,这一幕幕鲜活的“现代农业图景”在眼前铺展,让人真切感受到科技与创新给海口热带农业带来的深刻变革。曾经“看天吃饭”的传统农耕,如今已插上科技的翅膀,迸发出强劲活力。

在琼山区云龙镇的海口金棕榈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科技产业园,工作人员查看幼苗生长情况。 记者 苏弼坤 摄
一项项亮眼农业数据的背后,是海口“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战略的扎实落地。但在成绩之外,发展中的短板也同样值得关注:部分特色农产品仍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深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不高;部分乡村农旅项目存在同质化倾向,对火山文化、渔村风情等在地特色挖掘不够深入,难以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未来,海口应以种业创新筑牢根基,以供应链思维开拓市场,以文化赋能增价值,持续强化种业“芯片”攻关,培育更多热带优新品种;深化“农业+”融合,推动农旅项目与在地文化深度绑定;同时搭建更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让潭牛文昌鸡、火山荔枝、小龙虾等“椰城味道”更顺畅地走向全球,让热带沃土结出更多高质量发展硕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