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知识产权局、海口市政府协同共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示范区”案例成功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四批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海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源源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主阵地”,海口国家高新区多措并举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打通成果转化链条,在创新沃土上浇灌出产业繁花硕果,助力海口打造“产城融合创新之城”。

新开利安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还原型辅酶Q10原料反应过程。记者 康登淋 摄
创新赋能 成果亮点纷呈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海口国家高新区企业频频发力、捷报频传:园区企业新开利安生物科技近日收到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正式授权通知,其提交的“还原型辅酶Q10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美国专利号:US20250197332A1)通过实质审查,成功获得专利授权。
新开利安生物科技总经理李论介绍,公司目前正在与来自丹麦、新西兰等国家的合作伙伴积极对接,同时探索利用“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将海外创新保健品、药品引进国内。
当前,海口通过强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推动高新区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深化产研融合。高新区企业先声药业“乐城研用+海口生产”的全系骨髓保护创新药科赛拉,于去年地产化下线,意味着“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正式落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科赛拉在海口实现地产化后,药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且不用再担心通关周期长等问题,有效降低患者用药负担。”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庆祝告诉记者,该公司将继续发挥创新药研发与商业化方面的优势,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全球化步伐。
服务升级 护航企业发展
11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高新区的知识产权大厦。这里作为海口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以“一体两翼三平台”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创造、运用、保护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其94项标准化服务流程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抵达市场,让创新价值加速变现。
不久前,高新区孵化企业——十二毫米健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凭借近视危险因素监测仪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省第十一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上斩获成长企业组二等奖。如今,该公司已获发明专利两项,入选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高新区药械服务站协同省药监局器械处,在我们创新医疗器械分类界定、创新医疗特别审查、行检、临床试验等阶段进行专业辅导,让注册工作少走了很多弯路。”十二毫米健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罗明介绍,园区的一系列知识产权服务让企业省心、放心。
“通过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降低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高新区孵化器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玉辉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知识产权保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