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椰城走笔
老屋乡愁
来源: 海口网 作者:伍水清 时间:2017-08-03 09:50:54 星期四

  □ 伍水清

  老屋是儿时的记忆,老屋是心的归宿,老屋是难舍的乡情。

  前段时间我回到了老家邵阳县。七年前,因为洛(阳)湛(江)铁路从这里穿行,儿时的村庄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满地蒿草和葱郁青翠的树木竹林,唯有老屋前禾场坪下用青石垒砌的那口幽静方井,在青苔水草的浸润下,露出一道清亮。

  我在记忆深处极力还原当年老屋的模样:高高的屋檐,大大的窗户,被岁月的雨水浇淋得斑驳的泥墙……我移步进到曾经灶屋的位置。这里已是一片蓬蓬勃勃的艾叶青蒿,蒿草中不知何时竟然还长出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梧桐小树,小树枝繁叶茂。灶屋里没有什么摆设,一个土灶,土灶旁是放柴的灶口。还有一口铁锅,几口大大小小的瓦罐,一个高高的碗柜,一张红色方桌,方桌的四边是四条红色长条木凳。方桌既是餐桌,也是课桌。回想儿时,每当日光退去暮色降临,母亲收拾完碗筷,我便借着一盏煤油灯,在方桌上读书学习,完成了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

  老屋是祖父和叔祖父兄弟俩呕心沥血的杰作。小时候常听奶奶说起,祖父和叔祖父两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汗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材、石块、砖头,直至北风呼啸的寒冬圆垛上梁,像春燕衔泥一样,费尽周折,才盖起这片属于自己的院子。那时候,邻村的人都夸我祖父和叔祖父有能力,有眼光,选址于这个幽静的山坳,夸我们家的房子坚固耐用。

  我就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窝里渐渐长大,之后又离开了老家。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父母都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因为院落的整体迁移,弟弟住进了县城,从小一起长大的几个叔弟,也在别处择地建起了新家,原本一个完整恬静的院落,就这样七零八散地消失,东西南北地分开了。此刻,只我一人形单影只默默立在这里。

  转身来到禾场坪,坪里一片蒿草,坪下是一片宽广颓败的残荷。当年的这片水域,也曾是生机盎然。因为水流丰沛,水域里是莲叶何田田地碧绿荡漾。到了仲春或谷雨季节,蛙便开始热闹起来,交织成山坳里的交响乐。水里的小鱼小虾,捕不尽,捉不完,这一片水域因了爬虫飞鸟鱼虾,多了许多生气。鱼虾们欢快地攒动着,似乎可以随流水一同流进西边流金泻银的晚霞里。屋前用青石垒砌的那口方井,清澈透亮。月朗星稀的夜晚,叔辈们总喜欢搬把靠背椅或扛个竹床,在屋前宽敞平坦的禾场坪里纳凉。门前碧绿的莲池,飘来裹着余香的微风,沁人心脾。

  我十二岁的那年夏天,乡村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当时,十里八乡的山塘开裂,溪流枯竭,农作物几乎绝收,一片萧条。唯有我家山坳里的这片水域生机盎然,两岸垂柳依依,鱼虾儿在水中畅游。附近乡亲每天来这里挑水,院子里热闹非凡。目睹这片生机勃勃的情景,大家无不感慨:“前有平湖畈田,后有青山绿林,有山有水,好地方,好地方呀!”

  我在老屋前后转悠着,每走一步,似乎都可以拾起少年时的记忆。

(编辑:王思畅)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