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0

《心里》第二期:网瘾怎么来?如何去?

  直播时间:2015年12月14日

  直播内容:在网上游戏,在网上沉迷,未成年人网瘾怎么来?如何去?未成年人网瘾有哪些表现和危害?

海口市政协委员视察网吧

12月12日晚,海口市政协主席韩美带领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市主城区部分小网吧“双创”管理工作。经视察发现,视察的网吧中环境总体较好。【详细】

海口市政协委员视察网吧

12月12日晚,海口市政协主席韩美带领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市主城区部分小网吧“双创”管理工作。经视察发现,视察的网吧中环境总体较好。【详细】

《心里》第二期:网瘾怎么来?如何去?

    [2015-12-14 16:10]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由海口市文明办和海口网联合主办的海南省首家网络心理互动平台——《心里》,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娟做客现场,与我们进行交流。李老师,您好。

     [2015-12-14 16:10]李娟:主持人,你好!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2015-12-14 16:11]主持人:现在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我们知道,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未成年人作为互联网的完全体验者,他们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互联网,甚至娱乐生活也在互联网上解决。然而自控能力并不强的他们在接触网络之后,有一部分成为了"网瘾少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李老师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呢?

    [2015-12-14 16:12]李娟:我觉得是这样的,对所有的未成年人来说,上网的行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参与网络的心态是不是健全的,心态健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如你刚才提到的,他的自控力够不够,属于他的自控力不够好,心态不够好的话,一旦上网,我们要求不要求他都没有用,他一定会被影响。就算是没有上网,也可能有其他的瘾,有可能是毒瘾,所以,我们可能要考虑的是他的心态。

    [2015-12-14 16:13]主持人:网瘾有什么突出的特征呢?

    [2015-12-14 16:14]李娟:我看到一个报道,用时间的界定考量网瘾的特征,要求每个星期38一42个小时,只要超过这个范围都定为网瘾。考虑到现在的人的工作情况,像一些大学生,学习的选课上都用网络操作,我也有看到一个新闻,有一个女孩子被哈佛提前录取,她编程编得特别棒,我想她在网络上花费时间是很好的。所以,不能很简单的界定这个问题。我们要看几个特征,一是考量的方面,首先是情绪,当一个人长时间上网之后,他的情绪是否正常,如果产生了过分的兴奋、低落或者是超出正常的焦虑的情况,可能我们就要考虑有网瘾的客观性。这是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要考虑的是人际关系的问题,除了上网之外,人际关系是不是正常的,能否跟同龄交友,能不能跟家人互动。

    第三个特征,社会功能。也就是他的一些行为,他的学习能不能进行,还有日常卫生的管理是不是正常,这些方面都是考虑到有没有网瘾的特征。

    [2015-12-14 16:15]主持人:对网瘾的判断不单单是从花费多少时间在网上来判断,还有情绪和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功能综合方面。网瘾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很难理解的,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迷失在这样的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2015-12-14 16:16]李娟:这个原因是很多的,就像我们很多人都说过未成年人网瘾是特别难干预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把干预的焦点放在行为的本身上,我们可能禁止他上网,或者是把家里网络拆了。但是,我们知道网瘾背后是有动机的,这个动机我们要发现、识别,并且化解,才有可能改善行为。这个动机对不同的孩子来说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单纯的针对行为是没有用的,因为每个孩子不同,有的像你刚才说的,可能由于他承受的压力,他想逃避一些压力,比如说学业的压力。我们成年人有工作压力的时候,我们会跟朋友聊天,可以唱唱歌,喝点小酒,做运动,但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现在他们从早到晚学习的时间过于长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空间参与这些能够调节或者减压的活动,可能对他们来说,网络是一个减压的方式。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社会现实的人际交往是比较困难的,有些未成年人由于内向或者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技能,就选择通过网络进行交往。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就不追溯了。

    [2015-12-14 16:18]主持人:孩子虽然被称为网瘾少年,但是心理动机是不一致的,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网瘾是很可怕的,对于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这怎么说呢?

    [2015-12-14 16:18]李娟:人生观决定了孩子今后的走向,如果没有通过正常的途径建立一个良好的人生的价值观,有可能按照从网络中吸取到的有偏差的人生价值观走一条偏差的路。现在网络上有负面的东西在传递,从新闻的角度来讲,负面的新闻是容易抓人的眼球,包括家长和未成年人都说,怎么现在这么多的负面新闻,社会怎么这么黑暗,有很多东西会影响到价值观。但是你要想想,所谓新闻是在正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很少的才能称为新闻,如果天天沉醉在这里面就会被这些少数所影响。这些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影响。

    [2015-12-14 16:19]主持人:人生观形成之中,聚焦非常负面的内容,未成年人就往一个负面的方向倾斜,他们的人生观变得更加的偏执。

    [2015-12-14 16:19]李娟:对呀,一是偏执,二是关注点往悲观的视角倾斜。

    [2015-12-14 16:19]主持人:有一些网瘾少年认为,他们上网没有脱离现实的世界,也不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但是网络交往和真实的人际交往有什么不同的呢?

    [2015-12-14 16:20]李娟:人际有虚拟沟通和现实沟通,现实沟通是我们面对面的,有人际互动的,我们可以看到彼此的眼神、神态、肢体动作,通过网络工具进行沟通的方式是虚拟沟通,但是,有一种是特殊的沟通。就是你通过网络的手段和途径,跟你认识和熟悉的人沟通,这也是一种现实沟通。

    比如说我们使用微信和熟悉的人之间的交往,有的时候也用网络工具进行,这些都是现实的沟通。这些未成年人他们评估自己是现实沟通还是虚拟沟通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看他在网络沟通的过程中,他的对象都是现实中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2015-12-14 16:21]主持人:未成年人过多的参与虚拟的沟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2015-12-14 16:21]李娟:他们沟通互动的能力在现实中不断的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如果不断的沉醉在虚拟中,缺乏了现实沟通的体验,以后他成年了以后,现实沟通的能力也是弱的。

    [2015-12-14 16:22]主持人:过于沉迷于虚拟沟通了以后,现实沟通能力会减弱,也有可能与现实脱节。

    [2015-12-14 16:22]李娟:是的。

    [2015-12-14 16:23]主持人:现在移动互联网也是非常发达的,手机或是ipad等电子产品成为每个人甚至每个孩子的生活必需品,“手机瘾”“低头族”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变相的网瘾,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一种现象?

    [2015-12-14 16:23]李娟:我觉得是这样的,本身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说,这些电子产品不是必需品,可能是很多成年人的必需品,但是不是孩子。我看到我身边的父母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有孩子的需求,会拉着父母陪他一起玩,关注他。但是,父母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缺乏耐心,孩子在玩时,有可能父母在玩手机。这种现象很常见。孩子看到父母在玩手机,觉得很有意思,就会被父母的行为干扰,自己也关注了电子产品。再说父母没有形成榜样,父母没有参与现实的体验,再加上现在的电子产品中设置了很多能够抓住未成年人心里的东西。

     [2015-12-14 16:23]主持人:就是一些防沉迷的系统没有完善,就是吸引你更加耗费在它身上的时间的设计,自控力不强的孩子更容易陷进去。

    [2015-12-14 16:24]李娟:对,本身科技的发展,网络迅速的发展,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屏蔽对我们不好的影响,这是很重要的。

    [2015-12-14 16:24]主持人:未成年人现在缺乏的是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

    [2015-12-14 16:24]李娟:所以需要成年人在这个时候帮助未成年人辨别。

    [2015-12-14 16:24]主持人:由此看来,网络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在信息化网络迅速发展的当今,网络是一种很方便的工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然而他们没有合理运用网络工具的辨别能力,一味沉迷于网络会对整个家庭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孩子的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在互联网世界中不迷失方向?

    [2015-12-14 16:25]李娟:孩子六七岁以前,主要的交往对象是父母,如果父母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跟孩子互动交往,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会很多现实沟通的技能。到了小学阶段,可以利用这些技能跟同伴进行交往。一步一步到初中、高中,这个能力延续下去,在现实中有这样的能力,就不至于通过虚拟沟通进行互动。这是一个方面。

    再一个方面,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信心,我问过很多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差,没有自信,问他什么时候有自信,他说玩游戏的时候,玩游戏特别棒,可以玩到通关。他说起这个来眉飞色舞,如何在孩子的生活中帮助他建立自信心或者成就感,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手段。

    [2015-12-14 16:26]主持人:家长要多陪陪孩子,在虚拟沟通中寻找关爱的感觉,通过一些合理的交往支持他们更好的把互联网和现实世界区分开。

    [2015-12-14 16:26]李娟:也可以引导性的陪孩子一起参与一些网络互动,就是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学英语背单词,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学习英语的快捷便捷的工具,家长引导这些孩子往这里走的时候,孩子会尽可能的往这里走。家长一味的禁止,这个东西不能上,会有网瘾,这样会让孩子有探索猎奇的心理。

    [2015-12-14 16:27]主持人:你越不让他看,他越想看,孩子的心理还不够成熟。

    [2015-12-14 16:27]李娟:你禁止他,他没有接触这个东西会很好奇,但是你手把手的带着他上,而且只带他观察或者是参与一些正常的、有利的网络环境,他可能觉得这个东西是这样的,我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但是完全不让他上的话,辨别力就会缺失了。

    [2015-12-14 16:27]主持人:之前我们提到家庭在网瘾校正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学校为在帮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上能做什么呢?

    [2015-12-14 16:28]李娟:我觉得在戒除网瘾方面学校很难有特别明显的效果,但是在预防上,我觉得是可以有的。我记得我当初在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一个暑假组织了网络夏令营,那个时候网络还不是很发达,特别稀少的东西,学校组织网络下夏令营了以后,各方面表现很优秀的人才能参加网络夏令营,有专门的老师带着我们遨游英特网,这是很正确的。首先,你参与网络的活动,本身要达到足够的品质或者是学习成绩才可以做的,这是很好的事,会给学生造成这样的暗示。再就是不要过分的宣扬网络是不好的,有很多人,尤其是到了未成年人、初中高中自己的辨别能力是有一些的,也能够评判好坏的思维。你一味的宣扬网络是不好的时候,他有辨别,你们老师、校长拿着手机上网,你们很多工作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你们还告诉我们网络是不好的,是坏的,他们是没有办法相信的。所以,学校的教育中,给学生正反两各方面的时候,会更相信你们说的话。

    [2015-12-14 16:29]主持人:学校在未成年人树立网络观的时候双管齐下,给未成年人一个正确的引导,是这样吗?

    [2015-12-14 16:29]李娟:对。

    [2015-12-14 16:29主持人:那么,对于社会而言,如何帮助未成年人将注意力从网络上转移到现实的社会中?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2015-12-14 16:30]李娟:对于社会来说,这个太广泛了,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全社会做出什么举措,但是可以从每个人自身做起,每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单元,每个人做得越来越好的时候,社会的环境会发生变化。我们个人可以做什么,第一,我们自己多参与到现实沟通和互动中,不是沉迷于手机,不是成为"低头族",我看到一些照片,地铁站或者是公交所有的人都在低着头,这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第二,我们常常看到,在一些聚会、聚餐上,每个人拿着一个手机,各自低头看自己的手机,跟自己的手机互动,饭菜上来了先拿手机拍照,彼此没有互动和交流的。一些饭局有这样的要求,手机放在中间,你的手机响了也不能接。这是一个互动。有一些饭店和咖啡馆说放下你的手机,看看你身边的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的。

    再就是现在社会的节奏发展太快了,我们倾向于一些快节奏的生活,包括快节奏的吸收一些新闻、片段式的信息、知识,我们都是通过网络吸收的,我们其实可以试着放下手机、放下网络,通过一个比较传统的方式,比如说阅读,带着孩子去图书馆,通过传统的方式,花大片段的时间学习系统的知识,这是一个方式。再就是参与自然的外界活动体验,这些都是可以改善的。

    [2015-12-14 16:33]主持人:今天跟李老师聊了这么久,我们知道了孩子有网瘾并不是他们自己放纵的后果,互联网有利也有弊,而未成年人作为新的一代,不应过早地将时间精力都放在打游戏玩电脑上,整个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当对他们关爱与理解,用认同的心去接纳他们进入现实世界这个大圈子,让他们在现实中真实地成长。感谢大家收看这一期的《心里》,感谢李老师,感谢各位网友,我们下期再见!

 

  • 微博互动
  • 网友留言

手机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