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0月31日消息 明年保障房的资金缺口开始受各方关注。29日,在中国保障房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伟表示,明年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仍可能较大,须给予更多支持。对此,财科所所长贾康建议,要在市场的环境下运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尽量去创新发展以调动民间资本共建保障房。
“要拓宽融资渠道,除了依靠中央财政下达的补助资金和各级的配套资金以外,要通过金融创新多方面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用好信贷、财税支持政策,确保资金投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开门见山地说。
对此,高伟直言,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都是可以出售的,产权相对比较清晰,并且还有一些配套的收益设施,融资难度不是很大,难的就是产权不清的公租房和廉租房。
“在我们的调查了解中,按照现在的政策和租金水平,如果不考虑贷款利息,最快也要30年才能收回本金,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为此,要想调动众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公租房和廉租房有一定的难度。”高伟说。
高伟坦言,“十二五”期间要想完善保障房建设,还需要创建一些期限比较长的(十年、十五年)、成本比较低的比较稳定的融资渠道,这确实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高伟还表示,受今明两年保障房集中开工建设影响,导致明年保障房建设资金需求有所扩大,“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明年的资金缺口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他说。
为此,高伟提出建议:其一,必须加大各级财政对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投入,对资金缺口比较大的地区应该逐步加大地方和中央预算的投资安排,确保投资渠道的比例和投入资金有所保障。中央安排专项资金的时候建议应该向中西部地区,向偏远地区有所倾斜。其二,建议创新一些融资方式,例如社保资金和企业年金投入保障房建设应该有更明确的要求,对于中央财政资金建议采取贴息、担保、补助的方式调动更多的资金投入保障房建设。
对此,贾康分析认为,保障房融资要特别注重政策性融资的内在规律性,要在市场的环境下运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尽量去创新发展一种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信贷式放大的机制,要使财政资金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实现调动社会民间资本形成合力的共赢格局。(于祥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