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际新闻>

探访卡扎菲最后藏身洞 发现大量遗留物品[组图]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1-11-04 08:41

本报记者进入卡扎菲最后藏身的水泥洞。

     记者身后左侧的水泥洞即为卡扎菲最后藏身的地方。可以看出,水泥洞洞口和内壁上都写满了阿拉伯文标语,其中一条标语写的是“卡扎菲被抓地”。

现场发现可能是卡扎菲随身物的绿色行李箱,但里面已空无一物

  当地时间2日,记者再次从米苏拉塔驱车近4个小时前往苏尔特。在苏尔特城郊的西南方向5公里处,记者不仅找到了卡扎菲被抓捕时藏身的水泥洞,也找到了卡扎菲出逃时被北约炸毁的12辆车的残骸。

  尽管现在距卡扎菲被打死已经过去近两周,但记者还是在现场找到了大量的遗留物品,基本可以还原出卡扎菲的最后时刻。

  尽管从卡扎菲被俘身亡的10月20日到昨天已经过去了10多天,但记者在现场还是发现了大量的卡扎菲逃跑时遗留下来的各种物品,从内衣内裤,到各种外伤药品,再到牙膏、面巾纸等生活用品。

  记者在卡扎菲逃亡车队的残骸附近找到一个18英寸的绿色行李箱,箱子的密码锁已经被破坏,盖子呈完全打开状,里面空无一物。

  当地人告诉记者,绿色是卡扎菲最喜欢的颜色,据此推测这个行李箱很可能就是卡扎菲随身的箱子。此外现场还散落了十多个塑料衣服架,但记者没有找到如此多的衣服。

  在现场还有一包刚刚打开包装的香烟,是国内比较少见的YES牌,据了解这种香烟每包售价5欧元左右,在当地属于中等价钱。记者数了数,烟盒里只少了两根烟,可能是10月20日那天早上刚刚打开的包装。

  记者还在现场发现了大量的药物,其中大部分是治疗外伤的抗生素。卡扎菲可能是考虑到随时有可能中枪受伤,必须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这些抗生素不仅有注射用的,也有外敷用的粉末。

  记者找到的这些抗生素,既有美国进口药头孢曲松钠,也有一种名为Nebanol的粉末,可随时涂抹,使用更方便。

  卡扎菲或患严重胃病

  现场还遗留了大量的一次性注射针头,可能是为了注射这些抗生素用的。记者还在车辆残骸中发现一支拐杖和大量的外科手术用的简易缝合线,联系到注射用的头孢曲松钠已经开封,记者据此推测当时车队突围前就可能有不少人已经受伤。

  记者在现场还找到了一种英国产的胃病药物雷尼,据了解这是治疗胃痛的著名药物。

  一直跟随在卡扎菲身边的亲信曼苏尔·易卜拉欣被捕后曾透露,卡扎菲死前最后几周多靠捡来的米饭和面条充饥,因此记者怀疑卡扎菲在战乱期间患上了胃病。此外他的随身药物中,还有一种埃及产的治疗牙痛的药物。

被炸成一堆废铁的卡扎菲车队。

现场发现了咖啡壶等生活用品。

  或准备逃进沙漠

  记者在现场找到了卡扎菲随身带了锅碗瓢盆等大量生活物资,看得出来卡扎菲为了这次突围确实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记者发现,这些生活物资包括,罐头装的固体奶、利比亚当地特有的咖啡壶、煮饭的锅、佳洁士牙膏、男士护肤霜、沐浴露、染发膏等。

  从找到的这些生活物资不难发现,卡扎菲确实为向南逃亡沙漠地带做好了各种准备。

  发现女士手袋

  老卡化装出逃?

  最令记者感到惊奇的是,现场还有一件女式外套、一个黑色真皮制的皮包和一个女性用的染发膏。

  当地人分析说,这些物品表明,要么卡扎菲随从人员中还有女性家眷或者女保镖,要么卡扎菲已准备好化装成女人出逃。

  从此前媒体披露的情况看,卡扎菲的女性家眷早在9月份就已逃往阿尔及利亚等邻国,车队被炸后也没传出卡扎菲女保镖被俘的消息。因此记者分析后一种可能性大一点。

  而自称抓住卡扎菲的士兵乌雷比则描述说,自己发现卡扎菲时,卡扎菲化装成女性混在一队妇女和儿童中。从这个细节可以比较,卡扎菲当时可能真的准备好化装成女人逃跑了。

现场发现的锅、罐头和弹夹。

现场发现的捆扎现钞的封条。

  现场不见值钱物,只剩银行现金封条

  卡扎菲此次大举出逃不可能随身没有携带大量的黄金和现钞。但记者在现场仔细检查了一个多小时,并没有发现任何值钱的东西。只是在漫天黄沙中,记者发现了一个“利比亚中央银行”专用的现金封条。当地人介绍说,每一百张现钞都要用这种封条来捆绑。

  一辆还没有被完全焚毁的大型丰田皮卡车,已经被人翻了过来。记者在车上发现了扳手和螺丝钉。向导说怀疑有人试图偷走车上可用的零件。

  老卡带伤爬进直径不到一米的水泥洞

  卡扎菲在苏尔特一处水泥洞口被抓住的画面早已传遍全世界,如今在苏尔特城外找到这处水泥洞口并非难事。

  从苏尔特市区出城其实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主路,一条是辅路,主路和辅路中间是一块开阔的沙漠地带。卡扎菲被抓的地点就位于辅路上的一个水泥洞。

卡扎菲车队被炸现场发现的绿色行李箱可能是卡扎菲的随身物品。

  洞内空气污浊不堪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所谓的水泥洞其实是公路上的泄洪洞。它由两排水泥管道组成,从公路路面下横穿而过。每排管道约10米长,由多节水泥管连接而成。

  当地人告诉记者,利比亚地处地中海之滨,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当地的雨季,如果暴雨来袭,雨水漫上公路可能会破坏路面。这种泄洪洞在利比亚其实很常见,记者连日来在利比亚多个城市都看到过了类似的泄洪洞。只是谁也不会想到,一代枭雄卡扎菲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居然是藏身这里。

  为了尽可能多地还原当时抓捕卡扎菲的细节,记者亲身钻入这个泄洪洞。由于每个水泥管道的直径还不到1米,每次只能容一个人通过,记者在洞内无法起身,只能蹲在地上。考虑到卡扎菲钻进这个洞之前已经在空袭中受伤,因此可以推测他应该是爬进这个洞的。由于此前利比亚一直是旱季,因此洞内干燥,有大量泥沙和灰尘,还堆放着许多砖块和垃圾,空气污浊不堪。

  洞内本不适合藏身

  管道壁上密密麻麻地用各种颜色的油漆写满了阿拉伯语标语,如“卡扎菲被抓地”等。管道外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弹壳和尚未使用过的子弹。记者在现场发现,这些子弹多为7.62毫米口径步枪子弹。联系到自称打死卡扎菲的士兵乌雷比的描述,这些子弹有可能就是当时射向卡扎菲的致命子弹。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这个洞口本身靠近马路,附近又是一片开阔地,洞口周围没有任何遮挡物,并不适合藏身,受伤的卡扎菲被抓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现场发现的未打开的罐头。

  民众拖家带口来拍照

  尽管苏尔特的战事刚刚结束,市内几乎没有人烟,但依然有很多利比亚人来这个泄洪洞口拍照留念。我们的司机阿布在卡扎菲身亡第二天就自己开车近1000公里从班加西赶到苏尔特,专门来这个洞口拍照。

  记者在现场的半个多小时内,看到了四五批来自米苏拉塔、班加西等地的利比亚人拖家带口来这里拍照。有消息说,利比亚政府还会在这里建一个展览馆。

  只能向南逃亡

  出城即被锁定

  记者连续两日冒险考察了苏尔特的地形地貌。从军事角度看,苏尔特的地理位置并不适合防守。这是一座仅有10万人口的小城,城市北面是浩瀚的地中海。沙漠中出生长大的卡扎菲不太可能选择海路出逃,对他来说,苏尔特一战其实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背水一战。

  苏尔特的西面是米苏拉塔方向,东面是班加西方向,南面是赛卜哈等沙漠方向。有一条即将竣工的高速公路将班加西和米苏拉塔连接起来,路况相当不错,但由于班加西和米苏拉塔早已失守,卡扎菲其实只剩下向南突围一条路。实际上对卡扎菲来说,如果能突破苏尔特城南的这条公路,确实有可能进入沙漠地带,进而潜入尼日尔、乍得等南部邻国。

  10月20日上午8时30分左右,眼见自己的最后据点即将陷落,卡扎菲向苏尔特郊外西南方向仓皇撤退。据英美多家媒体称,卡扎菲是因为打破了无线电沉默才招来了北约导弹的定点清除,并声称卡扎菲拨通了自己的卫星电话,才暴露了自身的行迹。

卡扎菲被炸车队内发现的武器弹药。

被炸后的车辆有的可以辨识出汽车品牌。

  被炸地距市中心不到3分钟车程

  但记者现场调查发现,真实情况可能不会有这么复杂。因为卡扎菲只有一条逃生路线,而且十多辆汽车在早上突围根本无法躲过美国侦察卫星的眼睛。

  记者在现场目测,卡扎菲车队被炸的地点距离苏尔特市中心很近,不到3分钟的车程。这一点也能说明,卡扎菲的车队在刚刚试图突围时就已经被北约的导弹锁定了。

  被炸

  车队未及反抗

  就被导弹击中

  在卡扎菲被抓捕的洞口向南再走500米,记者找到了卡扎菲逃跑时所搭乘车队的残骸。这处残骸也在公路旁边,靠近一个小型变电站的墙角。由于变电站的外墙基本完好无损,记者判断这里并非是车队被炸地点。

现场发现的女士背包。

现场发现的女士衣物。

  逃亡车队总共12辆车

  随后,当地人证实了这个判断,他们称车队最初遇袭地点在北面1公里远,但来自米苏拉塔的部队将这些残骸全部集中到此地。

  此前有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卡扎菲外逃时的车队总共有40多辆,但记者对现场的车辆残骸进行了仔细清点,总共有12辆汽车,其中11辆是皮卡汽车,还有1辆三厢的家用汽车,但是由于中弹后起火焚烧,车辆已经严重变形,记者根本无法分辨出汽车品牌。这11辆皮卡汽车中,能分辨出来的全部是丰田汽车。

  大部分车只剩框架

  从现场看,这些已经烧成炭状的汽车明显是被北约导弹击中的,因为利比亚执政当局的武装火力配置还没达到这个水平,现场的大部分车辆只剩下框架结构。沙漠中的白天气温超过35摄氏度,车队残骸现场还能闻到一股股尸臭味。墙角处的一块大毯子下,盖着一些疑似烧焦的尸体残骸。

  由于卡扎菲的车队是在突围途中遭遇北约的导弹袭击,因此当时车队中的大部分随从还没有来得及开枪反抗,就已经命丧黄泉。记者几乎在每一辆车内都发现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每个驾驶室内都有很多压满子弹的弹夹,可惜在北约的轰炸中已经烧成炭,可以想象出当时惨烈的场面。记者在一辆皮卡车的车厢内,还发现了十多箱弹药,依稀可以辨认出是一排排7.62毫米口径的步枪实弹。

  卡扎菲在北约如此猛烈的导弹袭击中没有丧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过他随后在几个侥幸不死的随从保护下步行转移到水泥洞,最终还是被执政当局的武装分子抓获并打死。

现场发现的狙击步枪瞄准镜残骸。

  狙击手贴身保护老卡

  记者在车辆残骸现场周围约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仔细筛查。尽管当时这里并没有进行激烈的交火,但还是遗留了不少未爆炸的炮弹,如一枚1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和一枚火箭弹。

  记者还在遗物中发现了一个残缺不全的狙击步枪瞄准镜。在一个多月的苏尔特之战中,卡扎菲手下的狙击手发挥了重要作用,打死了很多攻城士兵。

  这支狙击步枪瞄准镜的出现表明,卡扎菲的狙击手使用了专业的狙击步枪,并且就在这个出逃的车队中贴身保护卡扎菲。(文、图/本报特派利比亚记者李明波、毛玉西贺涵甫)

 

 

[来源:广州日报 ] [作者:] [编辑:郑克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