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回迁安置小区的治理是一项重要课题。人员结构复杂、居民融合度不高、群众诉求多元化……这些是不少回迁安置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美兰区探索回迁安置小区治理新路 党建引领暖家园 共治共享幸福景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8-11 10:10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回迁安置小区的治理是一项重要课题。人员结构复杂、居民融合度不高、群众诉求多元化……这些是不少回迁安置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推动回迁安置小区和谐发展,进一步提升小区治理效能。美兰区今年选取电白雅居、龙岐雅苑(南区)为试点小区,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格局为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多方资源力量、打造服务阵地等,探索有特色、有主题、本土化的小区治理新路径,让回迁居民生活舒心、住得放心。

党建引领 凝聚治理合力

近日,龙岐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热闹又温馨的亲子活动在此举行。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大人和小朋友们一起演绎童话绘本《石头汤》的故事,绘制“幸福石头画”等。活动内容丰富,现场氛围浓厚,大家积极交流互动,不仅为亲子沟通搭建桥梁,更进一步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和社区凝聚力。

“这是我们开展的‘心安家和·共治共享’回迁安置小区治理项目的首场活动。”美兰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谢容良告诉记者,当天电白雅居则以“银龄关怀”为主题,通过“怀旧共情+防诈宣教”的形式,助力老年群体更好融入社区、乐享生活。后续,该区将在2个试点小区持续开展家庭支持类、亲子关系类、关爱老人类、和谐邻里类等多场不同主题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居民日常生活,增强大家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8月7日,在龙岐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小朋友在嬉戏玩耍。 记者 杨鹤 摄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美兰区共有回迁安置小区42个,其中29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何选择电白雅居、龙岐雅苑(南区)作为试点?谢容良表示,电白雅居主要用于安置灵山镇电白村等地的涉征村民,龙岐雅苑(南区)则属于棚改项目的回迁小区,两者类型不同且居民入住率较高,有利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

谢容良介绍,试点工作计划从两大方面展开。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在试点小区成立功能型党支部或实体型党支部,推动形成“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管理处+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位一体多元共治;二是推动自治组织建设,指导试点小区依法成立业主委员会,融入“小区议事堂”“微网格员”等自治机制,推行“积分制”激励居民主动参与,并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培育小区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法律援助、义诊等公益文化活动,涵养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创新举措 提升居民幸福感

设立积分超市、增设“微网格员”、组建社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近年来,龙岐社区在基层治理上频出“新招”,居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谢春萍是龙岐雅苑小区的一名业主,也是社区“微网格员”,她发挥自身“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积极调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她告诉记者,“作为业主,肯定希望小区的居住环境能更舒适,邻里相处更和谐。”她从2023年开始加入“微网格员”的队伍,已协助社区解决不少实实在在的问题。

8月7日,在龙岐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社区模特培训班在上课。 记者 杨鹤 摄

龙岐社区居委会主任余婧介绍,社区通过发动各小区的党员干部、物业工作人员、小区业主成为“微网格员”,收集居民群众反映的各类民生问题,再上报至社区协调解决。目前社区已形成“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模式,他们积极参与小区治理,解决了电梯老化、水管故障、排污管堵塞等问题,切实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在电白雅居,为让大家更好实现从“村民”到“居民”的转变,提升居民融合度,该小区自发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股东由村民构成,并制定股权分配及分红机制,确保村民共享收益。

“目前,龙岐雅苑(南区)和电白雅居都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合适的基层治理模式。”谢容良说:“开展试点工作期间,我们会在小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聚焦治理难题,完善治理体系建设,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家园不仅有高楼林立的‘面子’,更有幸福宜居的‘里子’。”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陈晓洁 ]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