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网友晒春节账单:受赠苹果手机还礼苹果电脑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2-01-31 18:20

  海口网消息1月31日  龙年春节刚过,网络上不少博友开始“晒一晒春节账单”,这一晒不要紧,不少人的心理问题接踵而至:春节送礼好还是送钱好?给晚辈派发的压岁钱应该给多少?不给孩子红包还能给孩子什么?1月30日,社会各界人士对上述疑问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辩题1:包红包,寓意重要  还是数字重要寓意重要!

  包个吉利数就行了

  市民丁先生:压岁钱越变越俗,你给过来,我给过去,无外乎是个你来我往,但有时候为了面子非要拼。依我看,南方给压岁“利是”应被我们效仿:红包里面包上两枚一元硬币,或包上16元、19元等,取个数字的吉音。

  市民章先生:压岁钱被人们看重的应该是其中包含的祝福。比如原来,红纸包一百文铜钱,寓意“长命百岁”。过去,红纸包里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将票面号码相连的10元新钞票送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数字重要!

  给少了面子过不去

  市民齐女士:以前给孩子们压岁钱,一张百元大钞拿出来觉得很体面,但现在怎么都觉得拿不出手了。我和老公两头哥哥姐姐家的孩子加起来是4个,头几年的压岁钱都是一百元,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涨到二百元。

  市民刘女士:先给压岁钱不合适,后来我就学“精”了,每年抢着先给压岁钱。我们夫妻俩共有7个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过去,总是对方先给我儿子压岁钱。结果,收了100元,至少要还150元;收了200元,要还300元,就像借了“高利贷”。平进平出面子上过不去,还多了又吃不消。有时候一着急,连红包都来不及包,直接拿几张大钞就往对方孩子手里塞去。

  专家解说: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说,派发压岁钱的习俗始于魏晋,盛于唐,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希望晚辈平安幸福,远离灾难。

  民间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辩题2:压岁钱,改成礼物行不行?

  行!

  改送别样礼物更好

  市民楚先生:我是一名银行职员,今年,价格实惠、回购方便的“投资金币”成了时髦的压岁钱。春节期间,一款“鲤跃龙门”投资金币出乎意料地成了“压岁金”的热销品种。

  市民王女士:我的侄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今年我不再送他压岁钱,而是改为送一台点读机。这样一来,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文化知识,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市民崔先生:如果制一些类似于贺年卡样的“压岁卡”,具有收藏价值,岂不广受欢迎!

  行?

  送礼物比给钱花的还多!

  市民孟女士:我家亲戚给我女儿送了一部苹果手机,我回送的礼物也不能太寒酸呀,想来想去,只能送苹果电脑了。

  市民文先生:年前我跑了一趟银行,发现推出了用纯金打造的“龙年压岁钱”系列产品,我观察了一下,购买1000元以上的人多,而买200元左右的人寥寥无几,大家都说“拿不出手”。这不变相地助长了相互攀比的价码了吗!

  记者归纳了5名市民的观点总结如下:表达心意不应该攀比。压岁钱还是压岁礼本身并不重要,长辈给晚辈派发压岁钱(礼)本身是对孩子的美好祝福,更是人情味的一种体现,而不应成为自己的负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压岁钱也是水涨船高,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上万。长辈给压岁钱应适可而止,不宜给得太多,更不可让孩子养成互相攀比的习惯。

  专家观点: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大家为拜年送礼还是送物的烦恼,本质上还是文化的缺失和整个社会“重利轻义”的浮躁氛围造成的。她说,拜年一定要送礼吗?其实不能太单一化、太物质化,给孩子送一本书、送一首诗当压岁钱都未尝不可。

  只要内含了自己的心意,无论钱多钱少,他们都会高兴的。压岁的意思,无非是让孩子健康成长。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待人接物的方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比给钱的效果更好。

  辩题3:不送礼,过年这样怎么样?

  我看行!

  一味追求礼金过年哪有心情

  网友paul:我认为从我们80后这一代开始要慢慢改变一下,我从结婚起就不再向我的朋友和同学收钱,我都直接跟他们说来吃个饭就好,没时间打个电话就好,实在不好意思空手来,送个小礼物也可以。压岁钱我也不会给,我一般送个小玩具。

  网友爱国:情浓不怕礼轻,义重全靠有心!过年只要回家,亲朋定能高兴。男女双方父母,薄厚都要平等。纵是金山银海,别攀多少礼金。无论城市乡村,大鱼大肉太多,实在容易伤身。一味追求礼金,过年哪有心情?

  咋不行?

  拜年就是礼品大搬运

  网友莎莎:小时候总是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新衣服穿。现在我已经25岁了,越来越觉得没有那时的过年味道了,不是因为自己收不到压岁钱了,而是觉得过年越来越商业化,礼品送来送去,有的时候送出去的东西会回到自己家中。

  网友钱钱:拜年就是礼品大搬运,哪家过完年没有一堆吃不完的饼干、点心、保健品……A家拎来的重新组合一下换到B家,B家再拎到C家;最后年终奖就换成了一堆礼品。

  记者小结: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市民,7人表示嫌挑礼物麻烦、费时,近几年开始干脆就送购物卡了。不过,却总觉得亲情被简单地物化成了一张卡,钱虽不少,情意却变得单薄、苍白了。 (唐葵阳)

 

 

[来源:沈阳晚报 ] [作者:] [编辑:郑克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