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茹向辉在往三轮摩托车上装水。 27岁的茹向辉是生活在临汾的一个普通送水工,工作辛苦,收入微薄,却坚持每送一桶水,就给当地慈善总会捐赠0.2元善款,迄今为止,他已累计捐赠2000余元。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中国网事·感动2012)送一桶水捐两毛钱 送水工“小钱大爱”草根慈善感动网络
海口网2月19日消息 送一桶水,捐两毛钱!从2008年开始,来自山西临汾的28岁小伙子茹向辉始终坚持做着“两毛钱的慈善”。3年多来,他肩扛背驮送出了12000桶水,向慈善机构捐赠了用汗水凝聚而成的2400元善款。尽管金额不大,但他微薄的“草根慈善”却因为“小钱大爱”而深深感动了网络。
送一桶水捐两毛钱 三年捐2400元
一个零下14摄氏度的早晨,记者一行来到位于临汾市区东部一个僻静破旧的小院,这是茹向辉的送水站。说是送水站,其实就是两间房,外间堆放着水桶,里间是生活的地方。室内设施简陋,没有暖气,唯一一件现代化电器是电暖气。临汾冬季最冷时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一觉醒来,盆子里的水都能冻成冰疙瘩。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3年多来茹向辉始终坚持做着“两毛钱慈善”。
见到茹向辉时,他刚刚送完一车水回来,尽管天气严寒,额头仍微微冒汗。他个子不高,不善表达,寡言少语。没有寒暄几句,又接到送水的电话,于是骑着破旧的电动三轮车给人送水。
记者一路随行。这几日,天冷得坐在车里仍然缩手缩脚,然而茹向辉没戴帽子和围巾,依然在寒风中把车开得飞快。“每天都是这样,习惯了就不觉得冷。”
到了目的地,停好车,他扛起一桶水,噌噌地就往楼上走,转眼就上了四楼。“我27岁,还年轻,再说现在每天差不多要送二三十桶水,早练出来了!”
这次要水的是临汾市尧都区慈善总会,这恰好是接受茹向辉捐赠的慈善机构。说起茹向辉,临汾市尧都区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田洪斌动情地说:“小茹真不容易!夏天下雨,他经常一身泥,冬天,常常冻得够呛,却舍不得多买几件衣服,他住在100元钱租来的小平房里,一日三餐经常就靠方便面解决。没有双休日,没有普通年轻人应有的娱乐爱好,3年如一日,他每天就是送水,攒了一些钱,就跑来我们这儿捐掉!”
尧都区慈善总会颁发的捐赠证明显示,茹向辉最早的一次捐赠是2009年8月6日,捐款130元,最近一次是2011年10月21日,捐款500元,3年多来累计捐款2400元。
2月10日,茹向辉在一户居民楼内送水。茹向辉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没有工作能力,家里全靠母亲卖豆腐维系生活,邻里乡亲给了他家很多帮助和关心。2008年10月,茹向辉开始从事送水工作,为了回报社会,他定下“每送一桶水就捐2毛钱”的目标。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送水工的草根慈善观:能捐一点是一点
最初开始送水的时候,茹向辉两个月送不出20桶水,如今,客户慢慢多了起来,一天能送个30来桶。最初一桶水赚1元钱,现在因为进价便宜,每桶水能挣两块。
田洪斌说,两毛钱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小数字,但对于茹向辉来说,却占到了每桶水利润的十分之一。2400元对于许多人,可能也不算什么,但对茹向辉来说,却足以支付两年房租。尧都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说,茹向辉来捐钱时,总说这是一点小心意、小意思,但他3年坚持下来,小情便是大爱。
说起捐款的目的,茹向辉说,主要是想回报社会。刚开始送水时,他参加了当地慈善总会组织的一次爱心活动,现场需要救助的贫困学生深深打动了他,让他想起了幼时的自己。20多年前,他父亲就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境困苦,全靠母亲卖豆腐维系生活,自己八九岁开始分担家务,初中毕业后辍学帮忙养家。从小到大,左邻右舍给了他和家人许多的关心和帮助,感恩意识从小就开始在心里扎根。现在有了些小小的能力了,就想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报答社会。
“有句话叫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长大后应该回报生你养你的水土,只是我现在能力有限,收入不多,但能捐一点是一点……我是爱的受益者,愿意成为爱的传播者,我会一直做下去,希望以后能挣很多钱,这样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除了送水,平时在路上,还会把路边的塑料瓶捡回来积攒起来变卖。他说:“这都是随手的事儿,弯个腰就能给山区的孩子们多送一份爱心。”
2月9日,茹向辉在家中整理水桶。茹向辉的生活很简朴:住着月租金80元的小平房,一日三餐经常靠方便面解决,家里没有暖气,也没舍得多买一些衣服御寒。谈及捐款的目的,茹向辉说:“首先是一种报恩的感情,毕竟从小到大周围的人给了我家很多帮助。其次,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我价值。2000元钱不多,但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却有可能改变他的命运。” 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善举带动旁人 爱心感动网络
和许多几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捐款相比,茹向辉3年2400元的捐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份“小钱大爱”的“草根慈善”却感动了很多网民和身边人,许多人在听闻茹向辉的事迹后纷纷行动起来,将爱心的接力棒传递开来。
田洪斌介绍说,临汾的一位政府机关干部听说了茹向辉的事后,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以茹向辉的名义,解决一名大学生4年的所有费用;两位银行职员也开始资助贫困学生的求学;一个老板也要求匿名帮助两个大学生……
茹向辉事迹经由网友上网后,许多网民深受感动,纷纷在网络上表达感动和敬意。网友“情人节VS七夕节”说:“2000多元的捐款虽然显得很寒酸,但是分量却更重,因为它让我们看到其实只要有爱心,小人物也能做慈善!”网友“morelove1988”说:“慈心并没有大小,只要去做,这并不是一个缺乏爱和慈善的社会!向送水工学习!”
有的网友则在感动之余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网民“悠悠向明月”说:“真的感到很惭愧,平时一两毛钱掉在地上都懒得捡,觉得反正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总觉得做慈善是有钱人的事,原来只要有爱心,我们这些小人物也可以将慈善进行到底。”
作为慈善工作人员,田洪斌见惯了种种爱心善举,但他坦言茹向辉让他特别感动。“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茹向辉也怀揣着创业的梦想,他把送水当作自己事业的起点,但与大多数年轻人不一样的是,他在创业的同时也选择了传递自己的爱心,在生活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够拿出微薄的收入做慈善,让我们深深觉得慈善不分大小,不论贫富,作为慈善工作者,我们会把慈善工作做得更好。”
相关链接:
全球最慷慨的捐赠
青海红会推信息平台确保玉树捐赠信息公开透明
中国石油集团向北京市捐赠100辆LNG公交车
孩子晒压岁钱使用方式 或捐赠山区或做旅游经费
“面具娃娃”下月进京治疗 热心市民捐赠超10万
北京红会称去年捐赠未受郭美美影响 多募千万
赵本山斥资千万捐赠眼科医院 满头白发显憔悴(组图)
上海夫妇遗愿捐300万房产助学 捐赠手续办了一年
慈善总会承诺日常捐赠15天内公示 1元捐赠也开发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