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石家庄5月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年来,随着各地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其门诊划分越来越细。在诸多细化的科室面前,患者看病就像走进“迷宫”,经常挂错号。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位市民因咳嗽、发烧到一家大型医院就诊,排队候诊近三个小时,却被告知挂错号。
记者走访了河北省人民医院、省二院、省三院、省四院、省中医院等大型综合性医院,结果发现随着大医院规模的越来越大,他们的门诊也被划分得越来越细。在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以内科为例,在这儿被划分为心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科室。而在这家医院开设的诸如眩晕门诊、头痛门诊、记忆门诊、干燥门诊等科室也人感到陌生。
记者采访了十几位排队挂号的患者,发现有6位患者因挂错号而不得不重新挂号。在越来越被细化的诊室前,很多不知病因的患者找不到合适的医生,由此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采访中我还发现,目前,虽然各大医院都配有“咨询台”或“导医台”,但个别医院值班的人员大都由新招聘而来的护士或后勤人员充当,很难真正起到为患者“解惑”及“导医”作用。
河北省多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导致医院科室划分越来越细的原因有三点,也就是新病种不断出现、患者就医需要以及医学发展趋势。石家庄市一医院的一名医生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比如亚健康、电脑综合征、心理健康等疾病就诊量每年都在上涨,作为医院来说,就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并开设能治疗这些新发疾病的专科门诊,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而且门诊细化医院来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使患者找到更专业的医生。针对“越来越细的科室”,有关专家表示,医院应转变服务和管理观念,将服务做足做细,如通过媒体或医院网站加大宣传力、在门诊大厅配备专业人员导诊、在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栏等,通过诸多细节帮助患者“挂准号”。同时,不妨设置“一号通”,只要患者在医院挂号,不管哪个科室都可以通用。
相关链接:
海口一线医护人员:急诊门诊成医患纠纷高发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