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椰城大街小巷中少年儿童的身影渐多。与此同时,一张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编织的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正悄然收紧——聚焦“防溺水、防自杀、防欺凌、防性侵、防交通事故”等“五防”“护苗”专项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孩子们构筑生命堤坝。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护苗”行动进行时 | 公益课堂筑防线 海口家校社协同织密暑期安全网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7-05 09:33

公益课堂筑防线 联动“护苗”进行时

海口家校社协同织密暑期安全网

0c9ba210ea1fb3c82192bdc365f0974d_c339d0556d4063de1d258b7280d93075.jpg

近日,在海口市第十三小学,急救导师指导学生们学习防溺水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同学们,千万不要在没有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近日,在志愿者的一声声叮嘱中,一场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课堂在海口市桂林洋中心小学开讲,安全意识随之灌输到孩子们心中。

暑假到来,椰城大街小巷中少年儿童的身影渐多。与此同时,一张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编织的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正悄然收紧——聚焦“防溺水、防自杀、防欺凌、防性侵、防交通事故”等“五防”“护苗”专项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孩子们构筑生命堤坝。

校社联动 公益课堂筑牢安全防线

“发现溺水者,我们第一步该做什么?”近日,在海口市第十三小学的礼堂里,急救导师的声音穿透夏日热浪。三年级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同学们紧张的模拟救援场景:寻找漂浮物、大声呼救、拨打急救电话……每一步都性命攸关。导师上前握住演示学生的手腕,让其感受正确按压的深度与频率,“心肺复苏,按压位置在这里,节奏要稳定有力。”

这堂由团美兰区委等部门联合送到校园的防溺水公益课,将知识化为可感可触的实践。同学们在急救导师的引导下,通过情景剧、视频观看和动手操作,剥开了“手拉手救人”的致命误区,理解了“智慧施救”的真谛——自身安全永远是救援的前提。而AED设备寻找与使用的讲解,更是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了应急救援的种子。

今年以来,海口各级团组织已围绕“五防”开展安全公益活动近200场次。从琼山区多部门联合社区普法,深入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六大保护”,到龙华区“暑期安全课堂”以真实案例剖析诈骗陷阱、网络安全风险及毒品深渊,专业力量正源源不断注入校园,为提高青少年的安全认知浇筑坚实基座。家社协同

爱心托管 撑起安全看护

“翁律师说,网上那些‘轻松赚钱’的兼职,好多都是骗子下的诱饵!”6月27日,在海口市遵谭中学听完暑期安全课的学生陈胜,回家便迫不及待与父母分享。他的母亲王女士感叹道:“我们夫妻工作忙,以前在暑假里总担心孩子外出闯祸。现在更加明白了,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双职工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看护难”,始终是假期安全的脆弱环节。为此,7月7日至8月31日,团市委将在全市43个乡镇(街道)分别设立一个“爱心托管站”提供公益托管服务。“我们在每个站点配备了至少2名管理人员,并联合住建、消防、卫健等部门开展场地安全‘三查一验’。”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托管站还引入人身保险、防暑降温、开设安全自护课程等,确保学生“托得安心”。

“爸爸妈妈还没下班的话,你们来这里看会儿书再回家吧。”7月3日,三三两两的孩子背着书包走进秀英区水头村儿童服务之家,工作人员、“爱心妈妈”吕月存正招呼孩子们一起看书。“水头村的流动人口比较多,我们不仅为孩子们提供看护陪伴,还开设安全教育、兴趣拓展等公益课堂,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吕月存说。

儿童服务阵地并非孤立堡垒,其生命力源自坚实的家庭与社会协同机制:司法力量将法治宣传融入“护苗”行动日常;公安部门加强未成年人安全保护,预防犯罪;“爱心妈妈”驿站延伸服务触角,深入基层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惠及民生,造福社会。

如今,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护苗”力量如藤蔓交织,在椰城的暑期中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撑起一片安全的绿荫。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周慧]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