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5月22日消息 每月25号的傍晚,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新政镇文化广场上总是人声鼎沸,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争赶一场“文化大集”——由当地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歌友会。
新政镇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乡镇,下辖10个行政村、68个村小组,全镇1.4万人中有1.2万人是黎族。近几年当地农民通过种植荔枝、辣椒等瓜果蔬菜,收入连年攀升。
“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和滞后,闲暇时主要是打麻将、喝酒、看电视。”镇党委书记周贤亮说,为改变这种状况,从去年6月开始,镇里每月组织歌友会,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阵地和载体,丰富农民的闲暇文化生活。
最初的几期歌友会组织起来很费劲,农民不习惯上台表演,观众不少,演员不够,镇村干部就“领衔主演”。办了3期后,不少农民便开始上阵,开始自编自导自演歌曲、舞蹈、小品等节目。这些积极分子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幼儿园的孩子。现在只有高质量的节目才能排上号,每场约有三分之一的上报节目要被镇文化站“审查掉”。
“我们就是要展示新农村妇女的风采。”新政村村民王玉青自信地说。她在村里组织了10多个妇女舞蹈队,“大家都非常积极,有时排练到晚上10点多。”
报什村委会主任谭进英说,村委会出钱给上台表演的农民购买了简易服装。每月25号成为村民们的“节日”,很多人用摩托车载着老婆孩子,骑上几公里到镇上去看演出。每场观众都有三四千人,场面热烈。
“文化的力量太大了。”周贤亮感慨,一开始歌友会由镇政府出钱组织,每场要花6000元到8000元,现在农民自己买道具、自编自导自演,歌友会完成了由政府主导到农民自发参与的蜕变,成为真正的“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每月歌友会给农民提供了增进感情、释放激情、交流信息的机会和场所,越来越多的农民把农闲时间用于唱歌、跳舞、到农家书屋看书等精神文化生活上。喝酒闹事的少了,打架斗殴的更少。
“抓文化就是抓灵魂,党群、干群、群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文化建设成为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渠道。”周贤亮说,现在镇里上项目,只要符合政策,农民都非常理解和支持。
看到每月歌友会给新政镇带来的巨大变化,保亭县委宣传部决定拨付1万元给镇上完善演出设备。保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秀美问:“一万够不够?不够再加。”“够了够了,这笔钱用来购买灯光音响,可以让农民演得更加专业。”周贤亮高兴地回答道。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