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从2009年至2012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研究员林位夫的研究团队在通过对我国热区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的油棕种质资源进行了7次普查和定位观测后,于近日总结得出海南省油棕商业化种植规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且适合进行商业化种植。
在历时四年的普查与观测中,热科院专家在海南共发现6株优良单株,鲜果穗产量高于居群年均鲜果穗产量100%以上。我省油棕多为薄壳种,抗旱、抗涝、抗寒、防风能力与产油量皆强于传统的厚壳种,可在经受台风、短期水涝甚至冰冻灾害后,仍可正常生长。除在临高县城镇暂未发现油棕外,省内其余市县均有不同规模的种植。在热科院儋州的试种植园区100公顷的土地上,油棕油产量达到了每年每公顷4至6吨,高于国际油棕油产量每公顷3.7吨的平均水平。据林位夫介绍,油棕种植在中国内陆地区尚未形成商业化种植规模,而海南已有中海油等公司开始进行商业化试种,相比于其余省份,我省油棕商业化种植处于领先的地位。
据悉,油棕的果肉、果仁含油丰富,主要用于榨取食用油,在各种油料作物中,有“世界油王”之称。我国每年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进口600吨左右的油棕油。我国引种油棕已有8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我省曾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进行过油棕大规模种植,但由于当时种质低劣、技术条件落后及受大跃进思想影响等因素,致使油棕产油量低,近30年来,油棕被大面积移除。而此次的普查结果对于我省乃至我国发展油棕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链接
开展蔬菜种植培训 强化关键技术引导
文昌:水芹种植户面临困难 两局长拍板解决难题
海南一工人中弹:警方已经锁定嫌犯 教种植户如何自保
海南恢复红树林种植25.7亩
湖北一年近九旬老人为了吃叶子 种植罂粟被判刑
老人在自家院子种植罂粟当菜吃被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