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0日,吴昕怡,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学生,她在学校单间宿舍烧炭自杀。看到这一震人消息,不禁引人深思。为何年轻的生命就这个逝去了呢,这究竟有着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自身,学校,家长的都是有原因的。
自身方面,其一,心理脆弱。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有背井离乡,到外地求学;而且现在的孩子,个个像宝贝一样宠着,离开了父母的怀抱,要开始新的生活。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心里。其二,与昕怡的医学知识缺乏有关。她让为“大三阳”是绝症,悲观对待人事。为此,大学新生需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节奏,走出去多交朋友,多参加有益于身心的活动。还有要在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能力,拥抱大学生活的美好。
学校方面,是人文关怀做得不到位。要求开证明,劝昕怡休学半年,在遭到昕怡拒绝时,要求昕怡写一个书面材料,说明是自愿住单间的,种种被迫行为,都说明学校缺乏人文关怀。当然,同一屋檐下的舍友的不明白乙肝传播途径,躲避昕怡,加重了昕怡的心里负担。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设心理辅导室,让专业心理老师多鼓励学生走出心里阴影;还要宣传基本医学知识,做好健康宣教;多开展有益于身心的活动。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了解学生心理生活动态。宿舍要形成良好氛围,参加集体活动,加深情谊。
家长方面,应该多了解子女动态,尽可能给予适当的帮助,但不可溺爱于孩子。开导孩子心结,告知孩子要学会担当,逐渐成长为心智成熟的人。大学生活,就是提前走入社会的历练,让孩子去好好适应。
大学,是我们人生蜕变的最好时期,是智慧,信仰,光明,充满希望的时期,这都基于你对大学生活环境的适应。希望大家对现在的大学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怀。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要勇敢面对生活风雨,没有走不过去的坎,希望我们都能够在大学里拥抱生命中的阳光,加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