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沙子上暖暖的,海风裹着点咸甜的味道,一切美不胜收。”近日,来自湖南张家界的游客在新海湾荣山寮的沙滩上感受着海边漫步的惬意,对这里的美景赞不绝口。
游客对这份美好的旅游体验,源于海口对785.0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与81.63千米海岸线的精心守护。为进一步推动全省首个省级全域美丽海湾城市建设,日前,海口发布《关于推进海洋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打造全域美丽海湾城市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30年,海口市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国家级全域美丽海湾。届时,从西海岸的落日余晖到东寨港的红树林影,从海口湾的都市风情到新海湾的渔村韵味,市民游客的亲海体验将得到显著提升。
从高空俯瞰海口,城市与江海相融,高楼林立、跨海大桥在光影里舒展,薄雾轻笼处,新旧景致交织,椰城清晨美极了。记者 杨鹤 摄
强化顶层设计 下好环保“先手棋”
落日为幕,潮声作和,白鹭、海鸥等各种鸟类悠闲漫步……8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新海湾湾区内的荣山寮村,新兴业态与传统渔村建设融合发展,呈现出渔业文化与生态保护的共生图景。近年来,海口在此建设绿色产业型美丽海湾,布局临海产业并构建绿色低碳体系,持续完善环境风险防控。
站在新海湾向远处眺望,海风吹拂下,一艘艘轮船从海口新海港出发,穿过琼州海峡的层层浪花,驶向对岸的徐闻港。港口,是发展机遇,随之带来的还有需要环境治理的现实。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科负责人介绍,为规范航运企业污染物处置,海口多部门联合落实六联单制度,要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进行闭环管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保护水体环境。
沿着海岸线向东,在海口西海岸带状公园,清凉的海风中,不少市民游客在此散步、戏水,享受着亲海好时光。“2019年,海口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评审。”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旨在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恢复和提升生态功能,整治和修复海口西海岸、海口湾和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环境受损区。
通过“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海口已完成修复海岸线4.6千米,形成干滩总面积24.3万平方米,完成滩肩补砂152.51万立方米,构筑生态潜礁5147平方米,不遗余力开展美丽海湾建设。
此外,为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海口实施分区管控生态修复,在东寨港湾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海”生态体系,划定50平方千米近岸海域、20平方千米国家级公益林、15平方千米陆域等生态管控区,并实施江东新区防潮堤与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及海堤治理提升工程,治理长度3.96千米,构建200米宽的绿色生态防潮体系,不断提升海岸景观生态功能和灾害防御功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