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景仰的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对两岸中国人而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使命——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两岸意义”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11-12 20:22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题: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使命——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两岸意义”

  新华社记者 陈键兴 查文晔

  11月12日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景仰的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对两岸中国人而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的名字深深镌刻在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丰碑之上,从未磨灭,历久弥新。今天,站在崭新时代的坐标点上,两岸同胞深切缅怀伟人的不朽功勋和宝贵精神,不仅为了纪念,更当继承先生未竟的志业,体认到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使命,并为之携手努力奋斗。

  “中山精神”最突出的特点是热爱祖国,这是两岸同胞今天纪念中山先生最应当学习和继承的。中山先生生于国家、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晦暗年代,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深重苦难,毅然踏上救国救民的艰难征途。在“爱国若命”的革命实践中,中山先生不但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同时坚定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国家、民族。他深知国家统一与民族振兴密不可分,始终视二者为一体之己任。“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伟人的谆谆教诲,今日重温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实现国家统一,无疑是民族复兴伟业的题中应有之义。两岸同胞要继承中山先生的爱国精神,最重要的也正是要将追求国家统一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山精神”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先生一生对台湾念兹在兹,光复祖国的宝岛是他谋求国家统一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兴中会时,中山先生就提出“恢复台湾,巩固中华”。他曾在1900年、1913年和1918年三次到访台湾,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给深受日本殖民压迫之苦的台湾同胞以莫大的希望与鼓舞。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消息传到台湾,同胞人心振奋,岛内反日斗争随之高涨。在先生思想感召下,台湾涌现了罗福星、蒋渭水等一批爱国志士。1925年先生与世长辞,台湾民众哀痛万分,尽管面对日本殖民当局压制,仍有数千人在台北冒雨参加追悼活动。“三百万台湾刚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领导?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舍我辈其谁分担!”当时在北京求学的台湾青年写下挽联,充分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无限崇敬。回顾中山先生与台湾的“情缘”,祖国从未遗忘台湾,台湾亦无时不思念祖国。

  “中山精神”更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珍视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同胞,为完成先生遗志奋斗不息。透过历史风云变幻,可以深切体会到,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台湾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1949年之后,两岸虽然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共同实践着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愿景。60多年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两岸同胞要求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与民族荣光的呼声始终高扬。尤其是2008年之后的8年间,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轨道,各领域交流、对话与合作不断进阶、突破,成果斐然。无论是北京举办奥运会时的同感荣耀,还是遭逢自然灾害时的彼此援助,两岸同胞不断拉近着心理距离,实现着心灵契合,书写着心心相印的共同情怀。

  历史实践充分证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走向民族复兴、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继承和践行“中山精神”,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正确抉择。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统一则强,分裂必乱。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潮流所趋,不可阻挡。今年5月民进党当局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及其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导致两岸制度化沟通协商机制被迫中断,两岸交流合作和广大同胞利益深受影响,“台独”阴影再现台海上空,两岸各界无不深感忧虑。中山先生曾义正词严地指出:“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这一论断今天看来,仍不过时。岛内一些政治势力不断煽动“台独”,只求一党一己之私,罔顾百姓苍生福祉,其心险恶而可耻。在纪念中山先生之时,两岸同胞更当团结起来凝聚力量,共同反对或明或暗的各式“台独”,绝不能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这是攸关两岸亿万同胞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责任。

  “两岸同胞以及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要携起手来,共同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共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努力,共同创造所有中国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11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出号召,道出了包括两岸同胞在内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当我们回望历史的星空,感怀于中华民族的风雨求索,当我们翘盼未来的曙光,激越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圆,至盼两岸中国人坚定信心,并肩担当,携手开创美好未来。这才是对中山先生最好的告慰。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键兴 查文晔] [编辑:王秋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