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体育新闻>体育快讯>

余钢专栏:于无声处听惊雷之烟草路球场初论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11-23 09:48

 

国内设计师余钢

  麦克-斯特兰茨(Mike Strantz)并不是一位高产的球场设计师。确切地说,在被癌症夺去生命前,他只设计过9座高尔夫球场。然而,这9座球场却让他在2000年先后被《高尔夫周刊》(Golfweek Magazine)和《高球文摘》(Golf Digest)两本权威杂志评为“历史十大高尔夫球场设计师”……

  如果说全世界最好的高尔夫球场,有半数集中在美国;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说:美国最好的高尔夫球场,有半数坐落在北卡罗纳来州。

  作为著名的高尔夫度假胜地,北卡是大师作品的云集之地,在过去几年,仅我拜访过的位于该州的著名百佳高尔夫球场就有如下几座(图2):高地高尔夫(Highland)、山顶高尔夫(Mountain Top)、冠军山高尔夫(Championship Hills)、祖父高尔夫(Grandfather)、林威尔岭高尔夫(Linvilleridge)、松林中高尔夫(Mid Pines),以及松林2号高尔夫(Pinehurst No.2)等。但是,在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这一座球场,却不是上述中任何一座。

  在北卡犹如群星闪耀的高尔夫球场中,烟草路(Tobacco Road)的名气似乎完全被掩盖了。它远离喧嚣,遗世独立,完全感受不到作为“百佳球场”应有的热闹与荣耀。它似乎不太擅长自我宣传,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球场刻意维持的一种低调的姿态。但是,如果球友有幸踏进这座球场,你会发现,把这层球场刻意的“低调”伪装剥去后,它是那样的桀骜不驯、天马行空。在烟草路这座球场,我们领悟到的是:真正的骄傲,从来都不是挂在脸上的目空一切,而是敛于胸腹的气吞山河——麦克·斯特兰茨,烟草路球场的缔造者,用他艺术家独有的骄傲与胆大妄为,为世人呈现了这样一座“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叛逆之作。

设计师麦克-斯特兰茨

  麦克-斯特兰茨,一个对大多数国内球友来说,非常陌生的名字。他远没有皮特-戴(Pete Dye)或者尼克劳斯(Jack Nicklaus)来得如雷贯耳,甚至不如小罗伯特·琼斯(Roboert Trent Jones)或者比尔-库尔(Bill Coore)在国内有知名度——毕竟,他们在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球场作品。而麦克-斯特兰茨,一生只设计了9座高尔夫球场,2005年,他因为癌症不幸离世,享年50岁。

  这位英年早逝的设计师来自俄亥俄州,他一生都在追求绘画艺术,并把他全部身心都投入在了创作之中,一生漂泊在外。1978年,忙于为次年的美国公开赛重新改造披风球场(Inverness Club)的汤姆-法西欧(Tom Fazio)无意间发现了麦克·斯特兰茨作为球场设计师方面的艺术天赋,于是将他招致麾下,从此开启了斯特兰茨的高尔夫球场设计之旅。

  1987年,在告别了汤姆-法西欧之后,斯特兰茨终于有机会在球场设计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一直把高尔夫球场当做功能性的艺术品。他要让他的作品充分体现冒险性和艺术性。他说:“为了要创造艺术的作品和挑战的场地,我不在乎别人说我设计的球场难到令人抓狂。”

  从这个层面来说,麦克-斯特兰茨的创作理念与皮特-戴(Pete Dye)简直是殊途同归。而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是名满天下的殿堂级大师,一个却是甘于隐身丛林的艺人。而烟草路球场,作为设计师践行自己设计理念的最得意作品之一,它虽然隐身在密林深处,但其感染力却完全不输任何一座大牌球场。它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在充分展现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设计才华与个性创意之余,又充分照顾、遵循了高尔夫设计的既有原则。而在有幸拜访、体验了这座充满惊喜与意外的球场之后,我也将用两篇文章,来为各位球友详细解读烟草路的成功之道。并以此缅怀、追忆麦克-斯特兰茨先生——历史最伟大的球场设计师之一。

  特点一:布局神秘、复杂的进攻路线

  设计师在这里采用的是一个非常规的手法,布局采用隐蔽、神秘而复杂的线路,球员们不是根据自己看到的情报来组织进攻,而是要凭判断和想想来安排自己的打法,还必须要有很强的策略性和扎实的基本功,稍有失误就会酿成大错。

1号洞 PAR5 558码

  站在舒展的发球台上,奇特的图像映入眼帘。在宽阔平坦的球道中突然耸立着两座巨大突兀的山峰,将球落点前方的通道挤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开球时要么大力飞越山峡掉到看不清晰的落点,要么短打至山峰前的安全地带进行过渡,千万不能进入长满茅草的山坡,第二击又面临类似的状况,落点完全看不见,且只有一条更窄的缝隙通行,而且挥杆不扎实仍然要落入两侧长满茅草的山坡,第二落点属于另一个高平台,果岭在右侧沙坑的下方低洼处,至少有一半果岭面处于盲区,面对果岭的击球依然要凭判断,想象来完成。因此,几乎三杆击球都让人捉摸不透的方式,就是设计师刻意安排的神秘、复杂的开局,让人充满探索和好奇心。

13号洞 PAR5 573码

  这是一个“S”型球道,树木配合球道的弯曲本身就形成了很多屏蔽区,开球必须跨越230码的长草区,且右前方被巨大的沙坑和大树遮挡完全看不到下一站的方向。第二落点的击球线上全部是树木、沙坑和宽度不到10米的Fairway,视线也被凸起的坡面阻挡,虽然落点右前方设计师也留下了一个宽敞的安全地带给不想冒险的人过渡,但第三杆的攻击距离会增加60~70码却是更大的难度。本球道最蹊跷的地方还是果岭周边的布局,它在一个耸立的坡地上,右边被树木挡住,其余三面被山包围合,前方只有一个几米的通道进入,果岭几乎看不见,而且还十分狭窄,攻果岭这一杆必须用准确的短打来高吊完成,因此进攻果岭距离一定不能长,哪怕浪费多一杆也必须放到果岭前面的山坡下,否则肯定会遭遇设计师布下的陷阱而不能自拔。这个洞会是一个记忆深刻的球道,成功的惊喜和失败的沮丧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策略的把握。(图7)

  特点二:用漂亮的线条展现和修饰美丽身段

  由于设计师长期从事绘画的缘故,球道在画面处理和艺术构图方面趋于完美,所有球道边缘都以折线或曲线的形式展现,并十分注重天际线与地平线的变化、视线缩展的对比,特别是在材质、色彩的反差和竖向的均衡方面处理得尤为出色,球道不但功能性很强,而且视觉效果也很靓。

7号洞 PAR4 411码

  这本来是一条相对简单的球道,但景色的处理一点也不差,站在发球台上,就可以看到在深绿色环境丛林的衬托下,浅绿色的球道通过设计师的裁剪后,就像一块不规则绸布铺在黄色的沙滩上,显得非常轻巧飘逸,到达落点望去果岭,映入眼眶的却是更加美丽的构图,高高的长茅草完全隔断了球道与果岭的链接,对比十分强烈,由五片沙坑组成的环形沙海托起了波浪形的孤岛果岭,虽然第二杆的距离不长,却完全是惩罚式的进攻。由于果岭周围开阔没有什么树木,因此,设计师专门安排了一颗高大的孤赏树耸在果岭边,其标志性的目标成为了视觉亮点,让人记忆深刻。

9号洞 PAR4 427码

  从构图上这是一个非常动感的球道,首先平面上可看到其变化,它是由细到粗,再由粗到细,并不断弯曲转折,由低向上爬升,好像是整个球道都在扭曲,沙坑变化也非常丰富——圆形,长形,环形,锯齿形交错辉映在球道之中,形成不同区域的障碍,让击球者举步维艰。最精彩之中还是在位于山头的果岭,它高耸于球道10米之上,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高陡狭窄的果岭与低缓宽敞的球道对比,整洁细腻的草坪与狂野粗犷沙坑的对比,在如此赏心悦目的画面下,球员却要面对的是全场最难的球道。

  小结

  篇幅所限,我在本期中先为大家介绍烟草路球场的两个鲜明特点,在下期文章中,我将继续为大家解读烟草路球场的另外两个与众不同的独立风格。另外,我也将以麦克-斯特兰茨与他的烟草路球场为例,浅析在当今世界,要想打造一座闻名世界的高尔夫球场,到底需要哪些要素的支持,敬请关注。

[来源:新浪体育] [作者:] [编辑:符德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