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月全市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余人次
一“技”在手“就”有未来
“按压时要注意力度,保持每分钟100至120次的频率。”7月25日,在海口爱尚宝贝职业培训中心的教室里,十余名职工正专注练习健康照护师实操技能。完成培训后,他们将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获取证书。届时,这些学员不仅能凭借专业资质承接更多订单,企业还可按政策向市人社部门申领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补贴,实现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双赢”。
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提升技能、增加收入的“金钥匙”,更是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海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持续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技能为灯“照亮”劳动者职业发展之路,以匠心为基助力更多人在实干中实现梦想。据统计,今年1至7月,全市已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494人次。
6月27日,在海口经济学院海口工匠学院的汽车维修实验室里,老师正带领学生们实操演练高压安全智能实训台智能教学系统。记者 康登淋 摄
培训见行见效 企业职工“双赢”
“系统学完这些技能后,今后在岗位上处理相关工作时就能更专业、更从容。”在海口爱尚宝贝职业培训中心的健康照护师实操课堂上,学员叶秋妹一边反复练习护理操作流程,一边认真记录要点,“考取证书后,不仅接单更有底气,薪资也能提高不少。”
“学员通过考核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我们就可以申请补贴。政策支持很给力,能有效减轻我们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压力。”该培训中心校长金川鸿说,有了补贴托底,企业组织培训的积极性更高了,职工参与的热情也更足,“职工通过培训提升技能,既能更好地胜任岗位,也为职业发展增添了底气;企业也能借此储备更专业的人才,这是实实在在的‘双赢’。”
6月20日,在海口技师学院,老师正在指导学生们调试多功能六旋翼无人机。记者 康登淋 摄
目前,海口正持续开展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企业组织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其职工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且按规定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即可按规定向市人社部门申请补贴。
补贴标准与职工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级别挂钩,证书级别越高,补贴标准也随之增加。例如,培训后取得初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15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贴;培训后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按5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不少企业通过“培训+考证+补贴”模式,既提升了员工技能,又降低了培训成本,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市人力资源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还加大校企合作培养培训力度,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各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程开发、实训基地、招生就业、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实现“企业获得人才、员工提升技能、培训机构院校优化发展”的三方共赢。
课程精准滴灌 护航稳岗就业
8月5日,在海口金鹿城的一间教室里,无人机螺旋桨的嗡鸣声此起彼伏。这是海南才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的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课(初级无人机驾驶员)现场,老师正在讲解无人机电机、电池、遥控器等结构和功能,学员们踊跃提问。
8月5日,在海南才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的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课(初级无人机驾驶员)上,学员们近距离接触各类型号的无人机。记者 康登淋 摄
海南才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负责人赵泽昊介绍,得益于海口的职业技能培训优惠政策,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可以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费用由政府补贴。“学员结业后,学校还会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并联合就业驿站举办有针对性的就业推荐会,助力他们早日实现就业。”
无人机培训助教周让友就是受益者之一。在海南才酷完成培训并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他顺利入职一家无人机教学企业担任助教。“有技能在手,就业底气更足了。”周让友说。
作为“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海口持续开展重点群体职业能力赋能行动,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积极组织开展酒店餐饮、无人机驾驶、动物疫病防治员等民生服务领域的专业化培训,以精准培训促进供需匹配,助力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夯实民生服务领域技能人才基础的同时,职业技能培训的“触角”也向新兴产业延伸,为数字经济发展储备“智力动能”。市人力资源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鼓励各职业院校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专业课程体系,并联合龙头企业开发大数据分析等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着力打造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数字技能人才梯队。
7月30日,海口市2025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海口经济圈专场招聘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正通过直播平台向求职者推介岗位。记者 康登淋 摄
7月30日,位于嘉华路2号的海南就业驿站海口嘉华站(海口市零工市场)内,不少求职者前来咨询。记者 康登淋 摄
此外,海口各就业驿站(零工市场)聚焦劳动者就业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多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为劳动者提供求职登记、就业指导、招聘对接等“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助力劳动者增强就业技能,与匹配的用人单位及岗位高效对接。
政策发力赋能 夯实人才根基
技能培训的蓬勃开展,得益于优惠政策的精准实施。据了解,市人社部门以“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抓手,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重点领域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并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质行动,确保培训质量与就业导向紧密衔接。
“今年以来,我们持续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整合升级,紧扣自贸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和劳务品牌建设需求,动态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提升考核认证的精准性和实用性。”市人力资源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各级人社部门强化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监管,重点规范培训市场秩序,引导培训机构围绕自贸港重点产业和就业市场需求设置培训项目,持续提升培训供给质量与效益。
为让政策红利精准落地,海口还持续推动培训服务智能化、便捷化。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动态发布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培训机构名录,面向劳动者、企业职工和在校学生提供培训信息推送和便捷查询服务,实现培训资源与需求的智能匹配,让劳动者找培训、学技能的过程更高效、更精准。
为激发劳动者提升技能的内生动力,海口同步推进技能人才激励行动,构建多元化技能评价体系。针对新兴产业领域及新职业发展需求,创新开展项目化培训课程,建立健全与新业态相适应的技能评价机制,支持劳动者通过培训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市人力资源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口将持续深化“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需求细化培训目录与补贴政策,扩大培训覆盖领域,尤其加强新职业新业态人才培养;同时升级线上服务平台,优化补贴申领流程,助力企业和劳动者更便捷地享受政策红利,持续夯实技能人才支撑,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让人才厚“技”薄发
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提技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海口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通过政策精准滴灌、培训扩面提质等举措,既为重点群体铺筑就业路,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并为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储备人才,展现了以技能赋能发展的扎实成效。
要让技能培训的成效更可持续,让技能成为支撑人才和城市长远发展的坚实力量,关键在于推动技能人才实现厚“技”薄发,在“培”与“用”的衔接上持续发力。一方面,培训内容要紧扣产业发展脉搏,动态对接自贸港建设需求,将前沿技术、新业态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并建立培训内容更新机制,根据市场反馈等及时调整课程,让技能学习与市场需求高度同频。
另一方面,要在“培训—评价—就业”全链条上做深“增值服务”。例如,可建立技能人才成长档案,追踪其职业发展路径,为其推送进阶培训建议;鼓励劳动者跨领域、跨周期积累培训成果,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联动企业设立“技能试岗期”,为劳动者提供短期实践机会,在实战中验证技能适配性,从根源上破解“学用脱节”。
技能的厚度决定发展的高度。唯有持续优化培训生态,让劳动者既能学到真本领,又能在实践中不断精进,才能让厚“技”真正转化为就业竞争力、产业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人才根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