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冯在礼趁着雨后赶紧下种槟榔苗。本报记者 黄一冰 通讯员 郑峻敬摄
2017年是精准扶贫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记者了解到,今年海口市制定32项工作重点,把“精准”要义贯穿于脱贫攻坚各环节、全过程,至2017年底,全市将完成实现存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下一步,海口市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措施更硬,力度更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海口将在2016年脱贫攻坚实践基础上,精准摸清底数,确保2017年2940人实现精准脱贫,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脱贫不脱政策,对2016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长效脱贫机制一帮到底,避免“一脱了之”,确保2016年脱贫人口8426人稳固脱贫不返贫;继续加快推进农场贫困人口脱贫,确保农场14户68人农业户籍贫困人口和38户114人非农业户籍贫困人口与全市同步帮扶、脱贫;加强动态监管,摸底调查2014、2015年脱贫人口,及时将返贫户纳入帮扶管理,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及时受理群众的贫困户申请,“不漏评一户,不错评一户”。
计划投资近1300万帮扶产业设施
2017年,海口市将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重中之重,计划投资近1300万元用于产业和设施帮扶,各区在产业帮扶方式上将大幅降低散种散养产业扶贫比例,力争做到产业化组织化比例不低于50%;同时,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致富带头人作用。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经营组织模式,带动扶贫产业发展;发挥金融扶贫作用,以“市场主体+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和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牲畜托养、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等方式,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民,调动贫困户参与规模化产业发展积极性;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贫困人口科技培训,每个区建立1-2个农业种养殖科技示范基地,组织贫困人口参与实施科技项目;积极推进“五网”建设。开展电商、光伏、旅游、交通等扶贫试点工作,重点推动11个整村推进村各建1个电商服务站,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助力贫困户稳固脱贫。
同时,实现精准帮扶就业。通过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台账,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引导和鼓励自主创业,引导和鼓励企业提供岗位,定期组织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实现贫困人口就业招聘常态化、制度化。
教育医疗危房改造“三保障”帮扶
教育帮扶方面全市将围绕“全上学、全资助、上好学、促成长”的目标,计划投入近700万元,用于帮扶2986名贫困家庭学生,并继续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除身体残疾等特殊原因外全部入学,继续实施好“雨露计划”;医疗救助帮扶,今年计划投入超过350万元用于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贫困户危房改造帮扶,今年计划投入900余万元用于实施305户贫困户危房改造。
创新机制拓思路,层层签订责任状
今年,将继续探索市场扶贫机制、资产收益机制、金融扶贫机制、探索保险助推扶贫机制、探索“普惠扶贫”的新思路等,不仅鼓励贫困户以投资入股、承包地入股、生态资源入股、资产出租、委托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增加资产性收益脱贫,同时,充分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农业保险、小额人身保险、居民住宅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等保险扶贫业务给予支持和补贴。
同时,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实行最严格考核,继续开展好督查巡查,加大执纪问责,对帮扶工作推进不力的和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抱以“零容忍”的态度,在推进过程中落实好省里提出的“五个绝对不允许”的要求。
市委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继续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兑现脱贫攻坚庄严承诺,“从扶贫到‘扶志’‘扶智’,将‘精准’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发挥扶贫群众在脱贫攻坚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其内心动力,完善自我发展、我要脱贫的造血功能,进一步坚持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格局。”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