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做一遍给他看,他基本都能模仿起来,我准备把所有的技艺传授给他。”看到孙子制作米塑时表现出的天赋,家住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的七旬老人陈治丽十分欣慰。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古稀长者老手艺唤旧记忆 浙江平阳四代人的米塑传承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5-25 13:44

    陈治丽和他制作的米塑 兰娇娇 摄

  中新网温州5月25日电(记者 李婷婷 实习生 兰成龙 通讯员 徐远虑兰娇娇)“只要做一遍给他看,他基本都能模仿起来,我准备把所有的技艺传授给他。”看到孙子制作米塑时表现出的天赋,家住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的七旬老人陈治丽十分欣慰。

  人多知晓北方的“面塑”,但在鱼米之乡的温州,也流传着类似的食品塑作工艺——米塑。米塑又称“粉塑”,在温州民间每逢喜丧节日,都要捏制米塑。这一习俗至今已有千余年,现今难得一见,只偶尔在民俗活动中现身。

  今年73岁的陈治丽,与米塑打交道已逾50年,家中的技艺传承也有100多年历史。出生于米塑世家的他,从小耳濡目染,15岁就能独当一面。“我的大伯公在光绪年间就开始制作米塑,后来传到我这已是第三代了。我小时候就喜欢看他们制作米塑,看着米团在他们手中神奇地变成一个个人物、花鸟和走兽,我根本移不开眼。”

  从小就喜欢美术、绘画的陈治丽,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米塑艺人。

  据介绍,制作米塑的工艺非常繁琐,要先把大米煮熟,揉成米团,再通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制作出各种形象,接着染上色彩。

  “以前我们这经济条件不好,我经常是免费帮邻里乡亲制作米塑,他们的一句谢谢就让我很高兴。”陈治丽在15岁时进入顺溪服装社工作,“到服装社是为了赚钱生活,而坚持制作米塑是个人爱好,后来工作在换,但唯独这门技艺我没有落下。”陈治丽这一坚持,便是50多年光阴。

  “做米塑要用心去观察琢磨,才能做出好的作品。以前没有电视,我就去看大戏,把戏子扮演的人物角色记在脑海中,回来靠记忆做出来。做米塑一定要心静,很多细微的部位都需要细心处理。工具也极有讲究,要用骨制的小刀具进行雕镂、装点。”说罢,陈治丽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盒子向记者展示,并一一介绍:“这些是象牙制作的,这些是牛骨制作的。都是我大伯公传下来的,它们的年纪比我都还大。这些都是我最珍贵的宝贝。”

  “这门手艺是几代人传下来的,它不仅是一种乡土文化,也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将它传承下去。”在陈治丽心里,从事这门传统技艺是他这辈子积攒的最大一笔“财富”。更令他欣慰的是,12岁的孙子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同时也很有天赋,他准备好好培养这“第四代传人”。(完)

 

 

 

相关链接:

扶贫先扶智增收有技艺 海口贫困户喜上夜校
传承纺织“活化石” 海口秀英区黎锦技艺培训班开班
痴迷古老技艺的90后姑娘(手艺人·连接传统与现代)
临高广船造船技艺:古法造船世代传
海口市民在省图书馆古籍部体验古籍装帧技艺
相关链接:
海口市民在省图书馆古籍部体验古籍装帧技艺
临高广船造船技艺:古法造船世代传
痴迷古老技艺的90后姑娘(手艺人·连接传统与现代)
传承纺织“活化石” 海口秀英区黎锦技艺培训班开班
扶贫先扶智增收有技艺 海口贫困户喜上夜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婷婷] [编辑:陈晓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