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交蓝图上留下青春印记
“每当我坐地铁一号线上下班时,总能回忆起当时工作时的场景,现在能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我觉得上班那点苦根本不算啥。”这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让母永奇始终坚持“把工作做到极致。”
今年开通运行的郑州地铁一号线2期凝结着母永奇的智慧,对他来说,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之前遇到的风险源最多不超过2个,但从铁炉站到兰寨站区间内有危房建筑群、陇海铁路线、铁炉火车站和郑西客运专线高架桥,几乎全是风险源。”
母永奇在专题会议上提出自己独有的见解,形成了采取连续掘进模式的专项方案,减少盾构机过风险源期间的故障率。同时,严格控制土压、注浆量和出渣量等各项参数。
就是在过风险源期间的各方压力下,母永奇带领团队单班12小时掘进14环,创下了郑州地铁开工建设以来的最高掘进纪录,区间全长1.6km共1050环,仅用时80天就大功告成。
其实,盾构机主司机的岗位有着常人想象不到的辛苦,“噪音,粉尘,高温,一天工作12个小时,见不到太阳,有的人实在受不了,就离开了,而他一直在坚持”刘毅超竖起了大拇指,“把这份工作做好已经难能可贵,而他还一直要求自己做得更好。”
参加工作至今,母永奇所操作的盾构机掘进里程已达20公里,按照正常施工进度来算,每天12个小时掘进25米,这20公里相当于要花费六年时间才能完成。
秉承着“弘扬工匠精神、培育盾构人才”的工作理念,企业成立了“母永奇工作室”。工友都亲切地喊母永奇一声“教授”,有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就是他。
在针对性地培训和指导下,母永奇和成员们协力解决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急、难、险、重”问题,提高了盾构施工管理技术水平。
如今母永奇正在撰写一本书,他想要把从事盾构机主司机工作以来的心得和经验总结成册,将技术进一步推广出去。
在未来的工作中,母永奇意识到会面对更多的新的挑战,但因为深爱这个岗位,他坦言还将继续钻研盾构技术,驾驭各类盾构,穿越江河湖海,在全国各地的地铁建设中,留下自己的青春印记。(苗卉 闵亚平)
相关链接:
“劳模小生”张一山:永不言弃负伤上阵
三亚多措并举关爱劳模
让劳模精神汇聚创业创新磅礴力量
好消息! 五一小长假期间劳模可免票游南山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