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10时,来自驻沈阳某部官兵及社会各界人士200多人,齐聚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加“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烛光纪念,祭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及死难同胞”主题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沈阳各界烛光祭奠抗日先烈及死难同胞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12-09 09:24

  (国家公祭日)“知耻而后勇,才能避免大屠杀惨剧”——沈阳各界烛光祭奠抗日先烈及死难同胞侧记

  新华网沈阳12月13日电(记者石庆伟)低沉悲壮的《松花江上》乐曲声中,人们手捧红烛,凝然肃立。

  13日上午10时,来自驻沈阳某部官兵及社会各界人士200多人,齐聚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加“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烛光纪念,祭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及死难同胞”主题活动。

  烛光跃动,照亮人们的面庞。人们在象征抗日英灵浩气长存的一座金字塔形卧碑前,秉烛默哀,向卧碑敬献红烛,并在大型幕墙上签名铭志。

  残历碑前,白雪未消融。现场参加祭奠仪式的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教授告诉记者,“沈阳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加快实施侵华图谋,南京大屠杀与沈阳九一八事变密切相关!”

  从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到九一八事变次年的平顶山惨案,直至最惨痛的南京大屠杀,众多中国无辜平民惨遭杀戮。“大屠杀为何一再发生,一次次加重?原因就在于侵略者每次都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王建学认为,积贫积弱,落后腐败,必然挨打;痛定思痛,国人必须警醒!

  祭奠者表示,举国公祭死难同胞,必然会激发全民族爱国热情,警醒世人:只有知耻而后勇,自立自强,凝聚民族力量,全面振兴,才能避免大屠杀惨剧重演。

  这里同时举行的《纪念南京大屠杀被害同胞遇难77周年》专题图片展,也引起关注,一幕幕惨景,揪心动容。

  “我是抗日名将马本斋的堂弟。”年近八旬的马维启老人,手里拿着厚厚一摞材料告诉记者,“近20年来,我收集了大量抗日史料,在沈阳中小学作报告,一定要牢记中国人民的灾难史。”“我老家一个小村庄,死于日本屠刀之下就有100多人,全体中国人一定要勇敢站起来,奋起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是驻沈阳某部战士栾博宇,保家卫国是军人的红色使命,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一定不能忘记国耻,未来的历史更需要今天创造!”

  “我们30多个同学自发来到这里悼念,正好赶上这次祭奠。”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大二学生王品樵告诉记者,“我们虽未亲身经历抗战烽火,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加深刻理解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报国情怀,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沈阳111中学初二学生倪玺瑞告诉记者:“历史有耻辱,更有自豪,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少年强则中国强,一定要努力读书,增长本领,报效祖国!”

 

 

相关链接:

能川元一:否定南京大屠杀违背日本战后国际承诺
新华社评论员:深切的缅怀 庄严的宣示——评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重要讲话
烛光祭,为南京大屠杀30万亡灵守灵

 

相关链接:
烛光祭,为南京大屠杀30万亡灵守灵
新华社评论员:深切的缅怀 庄严的宣示——评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重要讲话
能川元一:否定南京大屠杀违背日本战后国际承诺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杨海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