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取消、远程医疗已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1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关联性、标志性改革全面启动,普惠型、兜底型民生建设相继展开,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
信息“通路”快起来:预约诊疗覆盖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
挂号排队像“春运”、做个检查“跑断腿”,以三级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就医体验“短板”长期为百姓诟病。打通“信息孤岛”、让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成为摆在改革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15年卫生计生部门推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着力缓解老百姓突出反映的“看病候诊时间长、排队缴费时间长而问诊时间短”的问题。“改善医疗服务是深化医改的最终目标,旨在把更高质量、更加安全、方便的医疗服务带给老百姓。”王贺胜说。
主动作为赢来的是群众的口碑。北京协和医院推出官方手机APP,既能预约挂号、查报告单,还能进行候诊查询,实时查看所挂门诊的等候人数,真正实现了多种医疗信息“一屏共享”。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打造数据监测和患者健康管理的安全“闭环”,在信息提速的同时确保医疗质量。
“患者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医疗服务改革的‘试金石’。”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表示,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今后3年我国还将在全国医疗机构推广预约诊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临床路径管理这些典型经验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动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服务“量、质齐增”。
医疗资源活起来:县域内就诊率进一步提升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王贺胜介绍说,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好病,疏通优质医疗资源的“神经末梢”,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和1000余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已参与医疗联合体建设,2017年下转患者483万例次,同比增长91.2%。
通过开展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增加基层药品种类、推行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等措施,“小病基层首诊、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秩序正在逐渐形成。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和县域内就诊率进一步提升。
“缓解大医院‘堵点’,家庭医生签约和医联体建设是深化改革的‘一体两翼’。”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表示,今后要继续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动态化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主动控费的内在动力,真正做到急慢分诊,让患者在基层享受到系统化、连续化的健康服务。
近日,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出台,从薪酬制度、职称聘用政策方面为增强岗位吸引力开出“药方”。王贺胜指出,下一步我国将加大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医疗机构服务系统的整体效率,助力基层诊疗能力“强基固本”。
健康保障兜起来: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13.5亿人
山路崎岖、沟壑纵横,92岁的山西省岢岚县赵家洼村村民王花仁就住在半山腰的土坯房里。她患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几十年了,没少让这家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医药费发愁。
精准扶贫要下“绣花”的功夫,全民奔小康的路上不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拦路虎”。2017年7月起,山西省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救助“组合拳”:去年王花仁肺部感染在县医院住院,几千元的住院费由新农合补偿再加上民政救助,全部“兜底”解决了。
国家卫计委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显示,2017年全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从2016年的43%降至19%。防止“病根”变“穷根”,根据健康扶贫工程相关要求,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分类救治420多万名农村贫困大病、慢病患者。
从田间地头到繁华城市,一张全球最大规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正在织密织牢。记者了解到,全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超过13.5亿,参保率稳固在95%以上。在保基本的同时还要“救急难”,目前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覆盖10.5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2016年有1100多万大病患者受益于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政策。
相关负责人表示,健康扶贫政策还将继续扩大救治病种范围,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再攻坚;同时进一步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记者王宾 田晓航)
相关链接:
市人大代表邱淑慧:打破教师体制障碍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