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所工人给海府路的排水管道安装“内胎”。
引进新型技术 管道装上“内胎”
去年11月14日,海口下起了暴雨,持续6小时的降雨量达244.6毫米。暴雨致使海府路下洋坡站、米铺路口、军宏花园酒店共三处路面出现不同程度下陷,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市市政管理局排水所组织人员利用潜望镜等管内探测设备对该段道路下陷处排水设施进行了调查,发现上述三处路面下陷处污水管道由于建设标准低、建设年代久远(1992年建设,至今使用已超过25年),污水管道接口错位、损坏,致使路面路基掏空、下陷,急需进行修复。
经现场研究,市市政排水所决定使用非开挖技术CIPP对海府路三处损坏污水管道进行修复。由于海府路车流量较大,且污水管道下埋较深,若大面积开挖将势必增加海府路的交通压力,而非开挖修复具有工期短、工作面小、交通影响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这是我市首次引进的新型修复技术,简单来讲就相当于在原来的管道内部再装上一个树脂软管,这软管好比自行车的内胎。”施工单位海南乐通管道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树脂软管翻转送入管内后,在管内接入温水输送管,同时把温水泵、锅炉等连接起来,开始树脂管加热固化工作。一般的加热温度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约为70度,第二阶段约为80度,固化的加热时间约为6-8个小时。固化完毕后,就可以通水使用。针对路面与排水管外管道之间存在的空洞,可以通过注浆等路面恢复手段修复道路,施工方法简便,缩短了道路修复的时间,把对道路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记者吴祝好 摄影报道
(海口网3月12日讯)
相关链接:
海口火山口大道道路通畅安全 吸引市民游客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