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近年来,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逐渐增强,各地风靡的马拉松运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加入其中。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运动性猝死 为什么年轻人趋于多发?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8-06-20 14:14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近年来,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逐渐增强,各地风靡的马拉松运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加入其中。另外,随着夏季来临,年轻朋友们对于运动健身的需求也明显增长。然而,在开展健身运动的过程中,屡有发生意外事件,特别是年轻人在运动中突发猝死,令闻者悲痛、倍感惋惜。

  都说长期运动会使人健康,可是为什么运动性猝死会“青睐”热爱运动、体能充沛的年轻人。应该如何积极预防,避免在运动中突发心脏疾病?为此,人民健康采访了心内科和运动康复医学专家,请他们从医学和运动学的角度做出详细解答。

  运动中为何会突发猝死?

  运动性猝死事件,在体坛早已屡见不鲜。2003年6月,喀麦隆国脚维维安·福在赛场上突然倒地离世;2007年8月,西班牙22岁国脚普埃尔塔在西甲联赛中晕厥抢救未果身亡;2017年6月,北京北控外援蒂奥特在赛前训练时突发晕厥,送往医院后不幸猝死。

  在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中,类似的事件也有不少。如201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一位男性参赛者在近40公里处突然心跳骤停倒地;2016年12月,厦门半程马拉松两名参赛者猝死;2017年5月,宁夏银川马拉松半程赛,一位参赛者倒在临近终点处抢救无效身亡……

  “对于猝死,运动本身就是诱因。”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张萍指出,运动引起的猝死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运动引起的机体交感激活,增快心率,增强心脏的收缩力,致使心肌氧耗增加。氧耗增加后对心脏供血要求较高,当心脏有潜在的供血不足,就会使缺血加重,引发心肌梗死以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其次,运动本身的交感激活状态也可直接引发导致猝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人患有结构性心脏病,如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等,在运动时交感激活,心肌收缩率增强,左室流出道压差明显增加造成心搏量不足,也会引发猝死;另外,在篮球、橄榄球等运动中,运动员之间会有明显身体撞击,运动撞击对心脏产生力的作用,作用恰好落在了心室易颤区,也会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猝死。最后,在剧烈运动中会引起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导致猝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威则表示,运动性猝死就是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最常见的即心源性猝死,大部分由于潜在的心脏疾病导致,而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原因又有所不同。年龄小于35岁的猝死者中,多为遗传性或先天性心脏异常所致,而年龄大于35岁的,大部分由于冠心病所致。

  运动性猝死有何先兆 如何做好预防?

  那么,运动性猝死有何先兆呢?在张萍看来,引发猝死的心脏疾病不同,表现形式也会不同。例如运动引发缺血,继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缺血性胸痛,或者平时运动后会有胸痛情况,这种情况往往只持续三五分钟,经过休息就会缓解,没有引起患者注意。缺血性胸痛的症状不可忽视,一旦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必须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另外,心肌病患者的运动耐量不如别人,比如小时候跑步时,会有胸闷憋气情况,也一定要去医院做检查。

  赵威建议,参加运动训练或比赛前,体育爱好者一要进行严格的体检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等必要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后,还要进行运动心肺功能的检测,以评价目前的心肺运动能力是否能适应长跑、足球等较为剧烈的活动。此外,要密切观察运动时出现的各种症状,如憋气、心慌、头晕和极度疲乏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尽快就医查明病因。

  避免意外发生 怎样进行急救?

  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意外发生,在专业的运动中都会配备专业的医疗救护队伍。赵威介绍,2015年的北马专门安排了骑自行车的流动医生载着防猝死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跟随在跑道上服务。上文提到的那位心跳骤停的参赛者,也正是得到了旁边位医生跑友及其同道专业的心肺复苏,才得以坚持到等来急救人员。

  她呼吁全民培训心肺复苏技术势在必行。因为心跳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地抢救复苏,4至6分钟后就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在确定现场安全、判断患者对呼叫没有反应、并于10秒内确定颈动脉没有搏动后,即应开始胸外按压。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即胸骨下半部,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心脏按压后还应在开放气道的前提下进行口对口等人工呼吸,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赵威详细介绍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

  张萍同时指出,已知的高危患者安装预防猝死的除颤器也犹为重要。一些患有运动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果没有体内植入式心脏除颤器保驾,容易发生非预期性运动中猝死。

  防患于未然 运动应量力而行

  那么,心脏疾病患者应该如何更合理、更科学的进行运动?赵威指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处方。

  运动益处良多,参与仍需谨慎。人民健康提示,作为一名运动爱好者,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正确评估,只有科学地运动锻炼,才能规避心脏意外的风险,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欢乐。在了解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后,运动者也需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重视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量力而行,才能防患于未然。

 

 

相关链接:

全国“安全生产月”:海南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科学规划规范运作 推进海南赛马运动健康发展
哮喘患儿不能运动?大错特错!
孩子需“营养+运动”才健康

 

相关链接:
孩子需“营养+运动”才健康
哮喘患儿不能运动?大错特错!
全国“安全生产月”:海南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科学规划规范运作 推进海南赛马运动健康发展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编辑:吴金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