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针对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显示,在贵州、安徽、江苏等留守家庭集中地区,接近42.7%的12到16周岁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超过77.3%的孩子经常使用手机上网,不少农村儿童的上网时间高于城市儿童。
随着智能手机和光纤宽带在农村的普及,许多在外打工的父母有了与子女便捷联系的途径,原本以为情感交流能够因此变得密切,没想到带来的结果却是孩子变成了“低头族”。手机给留守儿童带来与父母沟通便利的同时,又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留守儿童一般由祖父母辈的老人看管,他们大多不懂手机的操作,对他们而言,孩子玩手机时不吵不闹,又在视线范围内,减少了麻烦又没有安全风险。但手机带来的危害却隐藏在老人没有意识到的领域。沉迷于手机不仅会损害身心健康,喜怒哀乐的情绪全在虚拟世界中,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留守儿童上网时间大多花费在玩游戏、看视频和聊天,青少年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游戏和视频内容无人监督,聊天的对象是什么人也难以得知,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就以这些懵懂无知的孩子为目标实施诈骗。
要想改变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现状,除了网络平台要加强监管、设置未成年人保护工具等,最关键的还是家长的教育监督。家长应该知道,仅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不够的,更要加强沟通交流,让孩子明确手机的正确用途,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让留守老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让老人能够监督孩子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贵州省教育厅就为村里留守老人开设了“智能手机技术指导与健康使用”的课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城市发展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的辛勤劳动,他们背井离乡带来的一系列衍生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关乎祖国未来的年轻一代,别让留守儿童成了时代进步的牺牲品。(蒋颖玲)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