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旅游拉动收入增长
“湿地保护与发展不是对立的。”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院长张明祥说,湿地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湿地发展是在坚持保护前提下的可持续性发展。
快乐游东湖。李天平 摄
湿地保护区部分区域具有自然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由于湿地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现在的湿地公园已成为最具潜力的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人们可在政策允许的区域开展旅游观光、休闲垂钓,与湿地亲密接触,尽情享受大自然优美风光。近年来,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激活了海口市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周边居民通过旅游服务、湿地产品供给等形式获取切实利益,从湿地保护工作中获得收益,实现了湿地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这里满眼绿色、鸟语花香,逛一逛有利身心健康。”在海南旅游的黑龙江游客张先生来到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他说,公园处处是美景,绿地与城市相结合,人与自然更融洽。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建成后实现了水生态和水休闲功能相统一。自开园以来,相继举办了“深呼吸·游海口”徒步游、定向运动挑战赛、全民健身大展演活动、瑜伽文化体验、2018年迎新年游园会等活动,吸引市民游客纷至踏来。
小朋友在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徒步感受湿地生态之美。李天平 摄
作为1992年中国7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旅游一直是海口旅游一张名片,观红树林美景、品红树林海鲜是经典内容,金黄脆嫩的红树林本地鸭、酸中带辣的糟粕醋、乳白喷香的沙虫海白汤、翠绿动人的农家小油菜……一道道红树林渔家特色菜肴,让游客赞叹不已。红树林景区边上山尾头村的红树林连理枝渔家乐餐馆,生意日渐扩大,后来又适时开发了连理枝民宿。连理枝负责人黄河说,生意的红火得益于红树林景区的生态、得利于湿地保护的完好。红树林保护区附近的长宁头村村民林茹和乡亲看着游客越来越多,开起了特产摊点,多的时候一天能卖1000多只本地鸭蛋。同时,咸鸭蛋原先才几毛一个,游客多了需求跟上来了,价格上涨好几倍,还供不应求。
龙华区龙泉镇涵泳村的千亩荷塘,每逢五六月份荷花盛开的季节,吸引许多市民和游客前去观赏,当地村民依靠荷塘增加收入超过1500万元;琼山区凤翔街道办的新潭村,因村前千亩大潭“谢潭”而得名。潭中种有莲藕,每逢初夏时节,潭面上开满荷花,每年吸引约2—3万名游客前来体验观光;美兰区三江镇的“鹤舞九湖”,是湿地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乡村生态旅游片区,每年吸引近5万游人到此旅游观光;秀英区永兴镇的“冯塘绿园”,是一个集羊山湿地、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素融合的乡村生态旅游区,每年给每户村民带来2万多元收入。美兰区演丰镇依托红树林湿地开展民宿体验,年接待游客达20余万人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