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郭泽义(左)紧握着驻村第一书记唐其良(右)的手。(通讯员王聘钊 摄)
海口网1月3日消息(记者黄晖 通讯员王聘钊)“党和政府始终没有忘记咱们穷苦百姓的生活,倾尽全力为百姓解决问题,我们全家人向政府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感谢!”近日,海口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唐其良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信件来自脱贫户郭泽义一家。自被列入贫困户以来,党和政府为郭泽义一家落实了各项帮扶措施,用真心帮扶为这个贫寒之家铺就了通往脱贫的“康庄大道”。
现年54岁的郭泽义是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委会三文村民小组村民,以务农为生。郭泽义家共有4口人,他和妻子育有一对儿女。然而女儿患有长期慢性疾病,肌肉无力已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尚在读书,学费使这个人均年收入仅有2100元的贫寒家庭愈加困难。
“我们夫妻没有什么文化,以前就靠种田过生活。不懂技术,种田收成都不好,饭吃不饱,哪敢想有那么一天能脱贫。”回想起曾经的“苦日子”,郭泽义叹了口气。
“2014年,郭泽义一家被列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在帮扶中发现,他家最主要致贫的原因就是缺资金、缺技术。”唐其良介绍,在找到郭泽义致贫的“穷根”后,党和政府“对症下药”,不仅为郭泽义正在念书的儿子发放了教育助学金解决“上学难题”,还为郭家缴纳了新农合和购买医疗保险,医疗费报销90%,减轻了郭泽义一家的生活负担;此外,帮助郭泽义加入了蜜柚、百香果、畜牧等合作社,并为郭泽义夫妻介绍工作打工,“多点开花”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经过政府的帮扶和自身打拼,2016年底,郭泽义一家人均年收入6970元,成功摘下了“贫困帽”。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们都来看我,对我们家的衣、食、住、行都很关心。特别是为了孩子能上得起大学,政府想方设法帮我们筹钱,我们全家很感动。”郭泽义激动地说。2018年9月,郭泽义的儿子考入了广西外国语学院。一年高达15000元的学费顿时让全家发愁起来,一度动起了放弃上大学的念头。
“再穷不能穷教育,贫困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多不容易,我们一定要让寒门学子念得起书。”唐其良说。得知郭泽义家的困难后,驻村工作队发动村委会,联系各级政府,为郭家发起了募捐行动,筹集到了7700元学费,极大地缓解了郭家的经济压力。
“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儿子把我们全家的真情实感都写在信里。”郭泽义告诉海口网(微信号:haikouwang2013)记者,脱贫后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2018年全家人均年收入已经突破7000元。“政府是真心在帮我们全家,我一定会用自己的双手早日致富起来,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郭泽义说道。
“这封感谢信,是对我们驻村干部和各级帮扶责任人工作的肯定,将激励着我们为脱贫攻坚倍加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唐其良说道,自己作为第一书记,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继续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带领全村百姓‘加速奔跑’,努力实现乡村脱贫致富梦。”
相关链接:
海口美兰区监测元旦假期市场物价 价格秩序良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